??? 到昨天中午12时——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10人以上联名提出议案的截止时间,苏州代表团共提出议案、建议31件,其中议案5件。这些议案建议紧扣“保增长、保民生”中心工作,涉及生态环境、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交通建设等诸多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这31件议案、建议中,法规案有3件,这充分反映我市省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和自身素质又有了新的提高。
??? 关键词 高考制度高考要建立稳定机制
???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这次省“两会”上,范建坤代表提出《对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的思考》。他说,学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德智体能全面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为了争夺高分的“考试机器”。十年里,江苏高考方案大大小小换了五次,已经引起了很多方面的关注,学校老师也弄不明白教育的方向,这样容易给学生一个“我是为了高考而学习”的误导。他建议,高考要建立一个稳定机制,不能两三年变一次;要使老师、家长都有“培养一代人”的长远目标,不能因为教育机制的转换,而使学生、子女的文化、思想道德基础不牢固。
??? 作为省首个农民工代表,潘金凤提出的建议也是关于高考——《关于率先打破省内农民工子女户籍限制,允许其子女在暂住地参加高考的建议》。潘金凤代表说,这几年农民工子女在教育方面陆续享受到了同城待遇,尤其在苏州。但是,到高考时,农民工子女往往因为受户籍和学籍限制,必须回原籍升学,这给许多回乡的考生带来了不适应。为此,她建议,作为文化大省、教育大省,江苏应该率先在省内打破户籍限制,允许本省农民工子女在暂住地参加高考。要根据省情因地制宜完善高考制度,使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 关键词 沿江铁路加快推进泰沪线建设
??? 随着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的相继开工,苏通长江公路的通车,苏南、苏中进一步融入了长三角经济圈,江苏接受上海国际大都市的辐射能力也大大加强。但是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京沪高铁、沪宁城际的建成通车,在带动沿线经济的同时,也必将使苏南、苏中沿江地区的竞争力受到削弱,弱化该地区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龙头的上海之间的联系。因此,王翔等21位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沿江铁路(泰州~上海)建设的议案》,建议尽快构筑一条苏南、苏中沿江地区与上海之间连接的快速轨道干线,实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进一步加强与上海之间的联系,接受大都市经济的辐射。这是苏州代表团递交的议案里,联名人数最多的一个。议案提出,推进沿江铁路(泰州~上海)建设,是促进苏北、苏中、苏南协调发展、平衡发展的需要,将进一步改善该地区交通条件,提升投资环境,大力促进苏北、苏中的崛起;进一步提高该区域开放型经济水平,增强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苏南沿线地区与上海之间的同城效应。
??? 关键词 医疗纠纷
??? 加快《医疗事故处理法》立法
??? 王华代表提出《关于加快〈医疗事故处理法〉立法的建议》。她说,近年来,医疗纠纷越来越多,相形之下,现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自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至今已有近6年,已日益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求,一些规定已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对医疗事故的鉴定,在人民法院审理过程中,既可由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鉴定,也可由法医进行司法鉴定,两者的鉴定结论经常出现差异,甚至截然相反。当两种鉴定结论存在差异时,由法庭决定采信哪一种,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为此,王华代表建议尽快制定一部医疗事故处理法,明确法院审理医疗赔偿案件的法律适用和鉴定、赔偿等问题,统一确定医疗事故鉴定主体,修订完善医疗事故赔偿项目和标准,明确医疗纠纷诉讼的举证责任,强制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鼓励患者参加医疗意外伤害保险等等。
??? 关键词 禁 烟
??? 为公共场所禁烟立法
??? 徐胜元代表提出《关于制定〈江苏省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的建议》。他说,我国有3.5亿“烟民”,是世界上烟民最多的国家,并因此制造了5.4亿被动吸烟者,其中15岁以下儿童有1.8亿。城市和农村人群接触二手烟的比例分别为49.7%和54.0%,每年死于被动吸烟的人数超过10万。而人群最密集、二手烟危害最容易扩散的正是公共场所。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有控烟法规的仅占45.7%,一半以上还存在控烟法规的空白。即便是一些地方性立法,也存在法规内容限定模糊、执法主体不明、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如一些条款规定对违反者“予以行政处分”或“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罚”,但没有明确执法主体,也未规定具体给予何种处分。为此,他建议应尽快制定《江苏省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以避免公民在公共场所成为被动吸烟者,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 关键词 养老服务
??? 把彩票部分收入拿出来
??? 张菊娥等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强发展老龄事业的议案》。她说,苏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各部门一直高度重视苏州的老龄问题。多年来,不断发展我市的老龄事业建立健全了社会养老保险、老年医疗保健、社会养老服务和老年法律服务等四个体系。老龄工作体制机制虽然基本确立,设置上仍难以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需要;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初步建立,但养老服务体系还明显滞后。张菊娥等代表建议:强化老龄工作机构,完善老龄工作体制机制。尤其是要建立老龄事业财政投入机制,增加老龄事业投入,要将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借鉴兄弟省市的做法,各级财政按老年人口每人每年按一定的标准安排老龄工作经费,建立自然增长机制,并明确彩票一部分收入用于各类养老服务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