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12大地震之后,我市对口援建四川省绵竹市什地镇,从去年8月开始到现在,我市首批援建项目什地中学主体工程已经顺利建筑顶,工程进度位于全省前列。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对口援建工作推进会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加快建设,尽力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
据了解,去年8月我市援建人员到达什地镇以后,立即开始进行了什地镇灾后重建的规划编制以及援建工程的建筑、招标和开工建设。半年来,我市与当地政府确定的援建计划有序地推进,什地中学、幼儿园、农村集中居住点等第一、二批援建项目建设进度迅速,建筑质量非常高。
目前,我市援建的什地镇农民住房建设工作进展较快,已经有部分群众搬进了建成的新房,在整个绵竹市的重建中走在前列。为了加快建设,尽快让灾区的孩子用上新学校,让灾区的人民住上新房,我市将承担的援建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什地中学和幼儿园工程已经实现了主体建筑顶,拨付灾区的援建资金已经达到4400多万元。
今年,我市将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继续较快地推进各项援建工程项目,力争什地中学初中部、幼儿园,在5·12一周年时能够正常投入使用。尽快完成什地小学、红社小学、镇卫生院、敬老院的工程招标,力争部分工程开工。在9月初秋季开学时,保证什地中学全建筑投入使用。
今年要进一步加快农民住房和集中居住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对农民建房的督促检查,加快建设进度,尽力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让绝大多数农户从临时居所搬进永久性新居。在今年国庆节到来之前,我市援建部门还将完成由我市直接负责的什地镇122个集中居住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解决好绕镇公路、镇村公路以及水、气等附属设施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