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2008徐州市职业技能大赛系列活动”圆满落幕。在这次近3000人参加的大赛中,有297名选手脱颖而出。他们取得的成绩既是选手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企业重视人才培养和市委、市政府“人才强市”发展战略的体现。
身怀绝技才有发展
获得大赛最高奖———“徐州市行业(工种)状元”的10名选手中,王亮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只有22岁,是徐工集团重型机械厂的一名数控车工,2008年2月才参加工作。
“只要刻苦努力,人人都有机会。”王亮说,参加工作前,他曾在徐工技校就读。进厂后,王亮在厂里多次举办的培训中,找到了自身存在的差距,这反而坚定了他赶超的决心。在报名参加此次大赛后,他每天都分秒必争,不断地接受培训,并上机实践,有时一天只休息四五个小时。如今,获得行业状元称号和技师资格的他在待遇上也翻了一番:刚进厂时,他每月只有2000多元工资,现在他每月能拿到4000多元。
记者在采访中曾听到很多获奖选手这样说,厂里设备在不断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一旦身怀绝技,不但不怕失业,而且还会有更好的发展。”
人才是企业最大竞争力
在获奖的10名行业状元中,有7人来自徐工集团。作为企业,徐工是怎样培养这些人才的呢?
据徐工集团工会主席张守航介绍,集团自成立以来,就一直重视人才培养,始终把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结合起来,实施“人才提升计划”。现在,随着设备的不断更新,全体职工都在由中级或高级工,向技师、高级技师提升。在企业内部,通过技能竞赛、首席技师评选等活动,大力营造人才培养氛围。同时,集团还有明确的激励政策,凡在企业或市级、省级、国家级各类大赛中获奖的职工,不仅可提高其工资待遇,还有额外津贴。目前,集团共有100多人获得不同等级的津贴。
参加表彰大会的很多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特别是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人才的培养和提升越来越重要,他们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培养人才,以此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高技能人才是强市之基
据了解,我市目前共有高级技师250名、技师1万多名。尽管如此,全市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还是很大。为此,我市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从基地建设、资金投入、激励机制等多个方面,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力争到“十一五”末,使我市高级技工以上的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5%以上,其中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5%以上,并带动中、初级技能劳动者队伍梯次发展。
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马德全介绍,自《实施意见》出台以来,我市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当前就业压力增大、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今年我市将以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农民工培训和下岗工人培训为重点,联合相关部门,安排专项资金,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人才培训。同时,鼓励企业拿出培训资金,在企业内部加大培训力度。这既能稳定和促进就业,又为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