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省假日办5月3日公布的统计数据,“五一”小长假期间,我省共接待游客1366.2万人次,同比增长15.2%;旅游收入50.09亿元,增长20.7%。旅游假日经济的带动力量日益增强。
今年“五一”小长假有以下几个特点:
旅游优惠政策效应显现,景区人气普遍旺盛。“五一”前,各省辖市纷纷推出优惠政策,打折让利价值达70多亿元。旅游成本的下降,直接带来了景区人气的上升。洛阳白马寺、驻马店嵖岈山、平顶山尧山等景区游客同比分别增长26.86%、44.02%、64.49%。平顶山市所有景区在“五一”期间全部免费,全市游客人数为去年同期的4倍。据抽样调查,农家乐游、乡村游、近郊游等短线游呈火爆趋势,70%以上居民选择了省内游、城市周边游,比去年同期增长23%以上。
大型活动后续效应显现,客源结构进一步优化。今年以来我省举办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2009世界邮展等活动,预热和拉动了市场特别是省外市场。各省辖市均出台了入省游奖励政策措施,省外游客大幅增加,全省主要景区共接待省外游客530多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38.79%。同时,省外团队游客比例减少,散客特别是自驾游散客比例增加,占省外游客的80%。
产业转型升级效应显现,综合效益大幅增长。“五一”期间,我省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全面增长,极大地拉动了交通、住宿、餐饮、购物、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省会酒店、娱乐、购物、餐饮消费同比大幅增长。据抽样调查显示,全省星级酒店客房平均入住率在85%以上,主要旅游城市星级酒店及景区周边的农家宾馆入住率都在95%以上。特别是我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和《大宋·东京梦华》及洛阳栾川投资1.4亿元打造的《君山追梦》大型实景旅游演艺节目,吸引了大批游客。洛阳、焦作等主要旅游城市旅游拉动相关产业的作用都十分明显,初步形成了旅游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条。(记者王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