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这是一支有凝聚力的队伍,这是一支富有爱心的队伍,这也是一支有铁军精神的队伍。在四川省绵竹市,有一支来自江苏的“铁军”,他们克服万重困难,夜以继日地挥洒着自己的汗水,奉献着自己的才干。所有的付出背后只有一个坚定信念,那就是早日让灾区人民拥有自己的舒适家园,让板房学校的孩子们早日搬入宽敞的教室。我们在绵竹访问的几天里,每天都跟这些可敬的铁军们在一起,亲身体验了他们在灾区重建中所发扬的“不怕艰苦、敢打善拼、团结协作、追求卓越”的铁军精神,并被他们久久感动着……
山沟沟里的援建队伍
绵竹清平乡,18公里的山路,路基松软,路中间或间巨石横亘。我们走走停停,花了近两个小时才到,这条路是进出清平的唯一通道。
我们见到了指挥部副总指挥、江阴市建设局陈强副局长。他告诉我们,现在乡里的援建队伍一共有1000多人,大多来自江阴。现在最为头疼的是工地商品混凝土紧缺, 因为商品混凝土只有江苏宏泰公司肯运上来,汉旺当地的驾驶员都不敢上来。当我们问在这么艰难的交通条件下为何不采取自己搅拌的方法时,陈局长坚定地摇头说,这儿是重灾区, 重建关键是质量第一。项目从设计上就开始抓质量,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松懈,包括所用的商品混凝土。从指挥部往西看,几幢白、青灰和黄色相间的新建建筑即将完工,“这是新建的清平小学,后面是幼儿园和卫生院、敬老院,今年5·12之前,孩子们就可以在这里上课了。”
尽管建设任务重,工程矛盾多,时间要求高,突发情况多,并且生活可以说是“艰苦、艰辛、艰险”。 江阴指挥部的总指挥沈文华坚定地说:“我们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晴天抢着干、雨天瞧着干、晚上挑灯干、双休日加班干、合理安排科学干,确保按时完工。”
据江苏省建设厅副厅长、对口援建指挥部刘大威副总指挥介绍,在绵竹,在这样艰险的条件下的援建队伍还有好几支,汉旺镇、金花乡和天池乡,都是极重灾区,交通很凶险。但所有的队伍都在排除万难,埋头苦干,支撑他们的信念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折不扣地完成援建任务,让还住在板房里的灾民早日搬回家园。
当我们在土门镇罗荣村访问时,偶遇德阳市委常委、德阳市纪委书记贾瑞云到村里检查工作。他对我们说:江苏建设队伍在这里有很多感人的故事。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仅建设速度快,质量好,而且展现出关心灾区人民、以灾区重建为己任的作风和精神。他们为我们灾区不仅是重新筑起了一幢幢住房,而且更建立起了我们灾后重建和科学发展的信心。
感受援建工程的“江苏速度”
5月5日, 在绵竹市政府左侧,南京嘉盛建设集团承建的绵竹景观大道回澜大道东延段通车了,这是一条长760米,80米宽的黑色路面,2月底刚开工,60多天就完工。这绝对是一个超常规超速度完成的工程。工程包括道路、排水、污水、路基、结构、各种标牌,一整套下来,如果在平常情况下,半年都拿不下来,如果不是市政工程而是一般公路则要花上2 年时间。绵竹人说,现在知道江苏为什么发展这么快了,我们终于感受到令人惊叹的“江苏速度”。
其实,“江苏速度”从去年抗震救灾一启动就发挥了威力。在去年抗震救灾工作中,江苏省建设系统做到了“六个全国第一”。如今,“江苏速度”充分体现在灾后重建中。我们在访问中多次听到的两个词,就是质量和“节点”,几乎每个指挥和工程技术人员都要提到它。今年是江苏省对口援建绵竹“三年目标任务二年完成”的关键之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为了让灾区人民能早日过上好生活,要求援建队伍要努力在几个时间节点上高质量完成相应建设任务:一是5月12日前,农民永久性住房建设基本完成,绝大部分农民搬入新居;第一批开工项目绝大部分建成交付使用,第一批城镇安居房建设完成40%工作量;二是秋季开学前,绝大部分新建学校投入使用,让学生在新校舍上课;部分城镇安居房交付使用;三是年底前,城镇安居房建设项目基本完成;确定的援建项目绝大部分建成交付使用。
速度和质量要同时推进,这对江苏建设者们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一场必须要打好的硬仗。承接绵竹市马尾河上10座大桥整固和新建工程的南京嘉盛建设集团项目经理柏洋告诉我们,本来只需100人的工地,公司派出了300人日夜奋战。是啊! 我们在工地现场时时感受到了江苏速度。
为了灾区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为了不辜负江苏人民的重托,江苏铁军带着江苏速度,在灾区重建中一定会创造更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