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动态   政经史话  发展成就   古代文明   近代变革   现代复兴   名人讲堂   老照片   国史榜单
特色总网 > 国家史册 > 国史动态 > 环保"时尚化"关键在技术性、制度性或生活性的创新
推荐资讯
·弘扬特色 推进我国现代文化事业
·改革开放30年 关于中国历史特色
·历史学的特色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
·耿云志强调:发挥中国现代文化学
·改革开放开创了当代中国特色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西湖镇发现一
·中国史学界第八次代表大会在石家
·新书介绍:明代后期“社会转型启
·“全民免费医疗”追踪:“神木模
·广州发掘西汉南朝墓葬群
·清华简:历史可能由此重写
·陕西考古研究院成中国规模最大省
·国内首部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丛
·第二届中韩文化艺术高层论坛:汉
特色推进
如何使用工具 如何使用工具
编者按: 消费8万送20万 ,2
[更多]
[未命名栏]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往期回顾]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人物简介] 零成本赚一亿(千万
[相关新闻] 百家党政媒体与政府
[经典语录] 会员如何通过6个步
[经典语录] 教程:消费者如何领
[人物简介] 定推大促销的赠品营
扬名系统: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进入扬名系统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环保"时尚化"关键在技术性、制度性或生活性的创新
时间:2009-06-16  
在节能但耗时的火车与耗能但快捷的飞机之间,你会选择哪一个?炎炎夏日,空调与电扇,你会选择哪一个?生活中,环保与舒适似乎总是存在着矛盾。一项对两万名16岁至35岁之间青年人的调查显示:只有4成受访者愿意减少乘坐飞机次数,只有34%的受访者愿意少吃肉以及为买环保产品支付更多的费用。有人提议将环保理念“时尚化”,认为如果环保行为成为一种时尚,能够让更多人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环保事业中来。(据《中国青年报》2009年5月18日)笔者以为,让环保“时尚化”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有效解决环保与舒适、便利的矛盾。 调查显示:近八成人认为个人对气候变化负有责任,七成人会鼓励他人为环保作出改变。这一在中国青年人群中进行的对气候变化态度的调查,97%的受访者是学生或在职人员,92%的教育程度为大学本科;93%拥有电脑,52%有自己的住房,36%有平板电视,27%有私家车,而这些消费会产生较大的碳排放。看来,对这样一个精英群体谈普及环保理念显然悖时了,然而他们却往往是环保科普的传播者。对于他们来说,谈论环保和节能是很时尚的事情,可真正付诸行动却“眼高手低”、“说易行难”,尤其当环保与自己的生活质量发生冲突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舒适的生活,环保则变成了他者的义务。 我们必须承认,环保并非让现代人过苦行僧般的日子,都去效仿梭罗做一个现代隐者,那样环保就失去了最初的意义——生活理应更舒适、洁净、健康。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自由。“法无禁止皆自由”,我们可以要求财富来源正当,提倡适度消费,但对于有些人可劲儿“烧钱”的行为,除了议论批评,又能怎样呢?当然,我们还可上升到道德高度,对奢侈浪费现象予以道德谴责,但往往是言者谆谆,听者邈邈。因此,如何让环保变得轻松快乐、随意便利,无疑成了关键所在。政府的引导、舆论的助推、民间环保组织的作为固然重要,但笔者以为,更重要的是环保科技的进步与创新。 以当前国内很多城市设置“无车日”为例:要求政府工作人员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无疑具有示范作用,但从法律意义上说,“限行”损害了个人使用车辆的自由;而且这种做法也不见得就真正解决问题了,没见有些人为规避“无车日”的行政要求,多买一辆汽车吗?笔者以为,解决尾气排放污染的根本路径,一是推广环保节能型的小排量汽车,不仅要减免部分税费以刺激消费,还要靠技术创新提高环保汽车的内在质量和安全性能;另一方面,应当大力发展城市快速公交系统,以方便、快捷赢得公众心仪。 有数据显示:如果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1%,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业比重相应下降1%,每年我国能源的消耗总量中可减少2800万吨以上标准煤,相当于万元GDP能耗降低1.3个百分点。同样,环保技术的创新、进步、推广与利用也具有广阔的节能降耗空间。例如,用手机实现异地视频会议,可节省乘坐飞机飞来飞去的花销,还提高了办事效率。据说在印度尼西亚,政府规定,准备结婚的夫妻双方必须种一棵树才能领证——而如果要离婚,则需要种500棵树。以上技术性、制度性或生活性的创新,都值得我国借鉴。   
    很好,点击支持一下!】 【共0人支持】 【我要推荐给好友】 【推荐此类文章】 【加入收藏
    上一篇:戴龙华辞去江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职务
    下一篇:哈尔滨市委公示22名拟提拔干部 5人拟提至正局
    相关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法律声明在线申报文档下载网站地图友情链接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图鉴社 北京政研院 京ICP备09110630-1号

    承办:北京政研院中国特色研究所 技术支持:北京政研院现代信息技术研究所定推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特色推进联盟旗下网站:中国特色总网 中华职工学习网 全国创争总网 中国图鉴 中国年鉴 中国国情 中国亲稳

    中国商权产业联盟旗下网站:商权公司 商权生活 中国生活 定推生活 先健生活 汽车生活 旅游生活 百货生活 圣农生活 志高家电 开创水产 实达智能 智光节能 迪马到家 金森秀 美秀网 房团网 拼图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