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
|
|
|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
|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
|
|
|
|
中共执政60年面对新挑战:建全球视野谋国际大局
|
|
时间:2009-07-02
|
|
在中国经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初露曙光的时刻,中国共产党迎来了自己88周岁的生日。执政60年后,中共已带领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而国际金融危机在“无意中”又一次将中国置于全球舞台的聚光灯下。
观察家指出,尽管国内事务仍是中共领导人关注的重中之重,但他们正需要越来越多地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国际事务中,即使是解决国内问题或制订国内政策,也必须更多地考虑到国际因素的影响。
“建立全球视野,统筹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的发展,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挑战从没像今天这样大。”清华大学中国和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说。
中国领导人异常繁忙的国际行程表给出了一个生动注脚:去年9月全球暴发金融危机之后,胡锦涛主席先后赴美国、英国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上个月参加在俄罗斯举行的首次“金砖四国”领导人会晤后,胡主席下周又将赴意大利参加八国集团(G8)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
中国领导人在国际场合的活跃表现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中国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始终积极参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胡主席今年4月在出席G20伦敦峰会时表示。
就在那次会议之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发表文章,提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是“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一石击起千层浪,引发各国的热议。
专家指出,尽管这一大胆动议的可行性如何值得讨论,但它反映了中国希望改革现存不合理国际金融经济秩序,谋求更多话语权的努力,具有战略意义。
“此次金融危机将导致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新洗牌,这对中国来说,是个五十年甚至是百年一遇的重大机遇,”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说。
他分析说,中国30年前开始改革开放时,国际游戏规则大都已经制订好了,中国只能按照“国际惯例”去做,实现经济的起飞。早期,中国受既有国际规则制约的感觉还不是很强烈,但现在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发展越来越受到现存国际规则的制约。
汤敏指出,中国今后当然仍应该遵守国际规则,但面对重订国际规则的难得机遇,也要当仁不让,适时地提出利益诉求,为今后几十年的发展奠定基础。
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大历史角度看,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救亡图存、实现民富国强的重大使命。中共执政60年,使中国人离实现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梦想越来越近。观察家指出,展望未来,中国需要在全球平台上规划国家发展。
李稻葵认为,中国首先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做好自己的事”,核心就是夯实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
他指出,从1870年至1914年,一些经济发展起来的欧洲国家大大加强了住房、医疗等民生的基本福利;现在,中国也已到了这个时候,如没有和谐社会作为基础,国家的经济发展就会出现曲折乃至倒退。
这位专家比喻说,中国就像16岁时的姚明,已经是2米以上的小巨人,引人注目,但他的力量还不够,技术还不行,也不太懂比赛规则。中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三位,但国际经验和运作能力明显不足,手握巨额外汇却难以买到所需的资源,企业“走出去”也面临重重挑战。
“中国的执政党应该积极、虚心地学习国际能力,培养大批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经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人才。”李稻葵说。
中共所面临的谋划国际大局的新挑战,事实上有“危”亦有“机”。比如,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短期恶化,外需明显萎缩,这逼迫中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国内需求的步伐。
尽管当下中国经济已现企稳回升态势,但温家宝总理最近在山东考察时仍强调:必须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中重视结构调整,把握好结构调整的力度、节奏和方式,实现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中共十七大提出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李稻葵认为,这表明中国执政党已经意识到,今天几乎所有中国的事情都和世界有关,反之亦然。
上个月,中国出台了一项旨在消除地方招标采购中歧视本国产品做法的举措,结果却被一些外国媒体指为“购买中国货”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中国希望在电脑中预装“绿坝”软件以保护青少年不受色情信息之害,同样也引起外界的怀疑、不解甚至是批评。
“不管你喜不喜欢,中国国内的事都可能会引起别人的议论”,李稻葵说,“中国在制订国内政策时,不能不考虑可能产生的国际反应”。
国际因素在越来越多地影响中国的国内政策。在遏制全球变暖成为国际议题和政治博弈热点的大背景下,中国出台了雄心勃勃的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计划,在距北京不远的内蒙古自治区,沙尘暴通道上不断增加的风力发电机组蔚为壮观。
气候变化已成为中美领导人讨论的最重要议题之一。不久前,美国众议院以微弱多数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首次提出了美国减排温室气体的时间表。李稻葵指出,美国的这一法案势将对中国构成压力。
“我们期待中国执政党的所有成员更积极地关注国际事务,思考和研究国际大问题,边学边干,熟练掌握国际规则和策略,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李稻葵说。(顾钱江 柴海亮 崔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