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改名了!
与前些年某教授将孟子错译为“门修斯”一样,蒋介石也是在“出口转内销”(由中文译成英文,再由英文译回中文)的过程中,被起了一个新名,叫“常凯申”。
创此发明的,是一本名为《中俄国界东段学术史研究:中国、俄国、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俄国界东段问题》的学术专著,作者为清华大学历史系副主任王奇,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按理,清华和中央编译都是响当当的牌子,可是在这本强强联手的学术专著中,却偏偏出现大量翻译错误,除了将蒋介石译为常凯申外,许多其它的人名、书名也译得莫名其妙,在让人大惑不解、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引发了媒体的关注。
近些年,学术抄袭、学术注水、学术不学无术的现象在国内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弊害日深,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忧虑,常为舆论所诟病。这一次,由于学术不严谨到将蒋介石的名字都译错,自然免不了又引来一场对清华、中央编译和中国学术的讨伐了。
笔者一直以为,中央编译出版社是当下国内极少数不为商业社会所扰,能够静心于学术、专注于经典,为中西文化搭构精神交流桥梁的砥柱。社内殷叙彝、张世鹏、俞可平等一批治学严谨的学者,也堪称当代中国研究西方政党、思想以及全球化的大家,学术功底深厚。可如今,一本错谬较多的书,借着蒋介石的名人效应,在媒体上弄得沸沸扬扬,难免要让中央编译的名声蒙尘。看来,中央编译唯有拿出更大的坚持与努力,才能在学风败坏的当下,为中国出版界守住一方净土了。
替中央编译惋惜之余,笔者免不了又要唠叨全民学英语。因为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这本书中出错的大部分翻译,问题都出在英翻汉的句式中。笔者猜测,王奇虽是以俄罗斯为主修方向的副教授,但想来也受了全民学英语的恩泽,颇识几个单词,再加上随处可寻的翻译软件,于是就大胆进行翻译,结果造成短短十几页内容,出了几十处错误。
学术专著英文翻译的错漏百出,折射了当前中国英语教学与应用的现实困境。一方面,中国教育在各个层面大力普及英语,形成了全民学英语的浩大声势;另一方面,中国真正精通英语、能够满足翻译需要的专才又严重不足。该精的不精,不该精的瞎学,投入大、效率低,已经成为中国英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笔者有一位具研究生学历的同事,大学时是该校英语角的创办人。一日,他接一越洋电话,支吾半天也没搞清楚对方在说什么。我接过电话解围,原来是一个美国人收到一封电子邮件,说他中了大奖,兑奖电话号码留的是我们的办公电话,我告诉他没有这回事,事情也就过去了。但是现在想来,中国每年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推动全民学英语,可即使是硕士学历兼英语角创办人,还是连简单的英文对话都无法沟通,难道还不能说明中国“全民学英语”教育的失败吗?
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人要懂英语,但不是每个人都要懂英语;中国教育应该传授能应用的英语,而不是哑巴英语、洋泾浜英语。因此,只有变强制性的英语教学与考试为按需求的教学与考试,才更符合实际、更有利于培养英语专才、减少浪费,这也是中国英语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应有的转变。否则,即使将“点头Yes,摇头no,谢谢你是三块肉”普及到全民,又有什么实际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