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西藏今年将从本地生源的大学毕业生中招考三百名村官按公务员待遇派往基层任职的报道成为各大媒体追踪的热点。当然,也成为当地就业不景气状况下大学毕业生们竟相争夺的一个热门。据官方统计,截至目前,西藏当地已有一千四百名大学生报名,竞争大学生村官岗位。
缘何此举一出立即成为寻业学子们及媒体追逐的热点?关键在于此举不是一般性的行政动员,而是在政府意愿和个人考量间找到一个“互利共赢”的平衡点,那就是——当地生源、考试合格、带薪下乡,免除后顾,专司其职!
当今全球金融海啸大背景下,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方面基层社会组织需要大批“讲政治、能创新、有担当”的知识青年“再下乡”。因此,被媒体誉为“新知青下乡”的大学生村官已成为近年来中国农村的一道新景。但远未成为景观气候。很多大学生望着“希望的田野”裹足不前,有些先行者也在这田垅上踩滑了脚,跌了跟头,甚至折断了理想的翅膀。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多数“新知青下乡”仅停留在政府引导和个人冲动层面,没有形成一个兼顾社会、个人利益的保障机制。
与内地大学生当村官不同,西藏今年从高校中招录村官,首先从西藏急需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建设的公共需要出发,充分考虑当事者的个人诉求,给予“公务员”待遇的制度保障。这样就免除了大学生村官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敢去,去了也敢干。
据西藏自治区组织部人才流动开发处官员介绍,继二00八年西藏首次招录大学生村官后,今年将再从西藏生源的高校中招考三百名公务员到基层任职,并确定大学生村官的身份为公务员。
此外,自治区财政按每人五千元人民币发放一次性安置费;按所在乡镇新录用公务员待遇确定其工资标准;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本息,按照国家助学贷款偿还的有关规定,分年按比例由自治区财政代为偿还。
据了解,类似鼓励大学生下乡出任村官的“保障性”举措,在内地尚不多见。因此,有社会学者称此举为“西藏模式”,或可在中国新一轮“知青下乡”中走出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