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恢复高考32年来,高考状元“阴盛阳衰”趋势日益明显,理科状元阵地男性尚能坚守,文科状元阵地已是女性天下;北大和清华是高考状元就读“首选”,经济管理专业成状元“最爱”;早期高考状元毕业后“能见度”偏低,现今高考状元“曝光率”偏高;状元毕业后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职业成就远低“社会预期”。
  一年一度高考落下帷幕,最新高考状元即将出炉。面对媒体的追捧和社会期待,这个特殊的群体该如何走上成才之路?日前,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通过对恢复高考32年来1100多名“高考状元”的研究分析显示:“状元”毕业后职业发展较少出类拔萃,职业成就远低社会预期。“高考状元”不杰出的结论立即引起社会的热议。  
  考场状元扎堆“热门专业” 
 
  此次调查以1999年我国高校本科大扩招为界,按高校大扩招前20年和后10年两个时间段,对各地区高考状元的状况展开调查分析,总共调查到的高考状元有1120多人。其中,1999年至2008年调查到高考状元有724人,约占这一时期总数的98.24%。1977年至1998年近400人,约占这一时期总数25%,其中能调查到职业状况的高考状元约150人。 
 
  调查发现,高校扩招前20年高考状元就读专业的分布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相对而言比较理性。这种选择更符合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较多考虑的是专业的预期贡献而非个人的预期收益。而扩招后10年的高考状元专业选择就大不相同,呈现出明显集中于热门专业的特点,如经济管理、生命科学、电子信息、法学和计算机等专业,近年来,选择经济管理专业的高考状元更是有增无减,其集中度大大提高,2008年,全国竟有近七成高考状元选择就读经济管理专业。 
 
  进入新世纪以来,湖南长沙长郡中学考出4名高考状元,被人称为湖南的“高考状元摇篮”。记者调查发现,来自“状元摇篮”的学子们在选择热门专业上同样“未能免俗”。2000年,许正(化名)以全省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计算机专业。4年以后,仇泉(化名)以全省文科成绩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学后,选择了经济类专业。接着,两名文科班的学妹分别考入北京大学和香港大学后,也步其后尘,扎堆热门专业。  
  根据中国校友会网的调查,大学扩招10年来,高考状元中,选择就读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状元最多,有268人,高居这一时期“中国最受高考状元青睐专业排行榜”首位。在本次调查到职业状况的高考状元大学毕业后,近四成选择了出国留学深造。从状元工作的领域来看,选择在学界工作的状元最多,约占总数的两成。其次是选择在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部分选择自主创业或企业经营管理工作;部分从事证券金融、媒体工作的状元也不少。而在我国杰出政治家校友榜、院士校友榜、富豪企业家校友榜、长江学者等顶层人才榜单中,尚未发现高考状元的身影。 
 
  高考成绩斐然 选择专业茫然 
 
  专家认为,部分高考状元之所以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就远未达到人们的预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在选大学时多看牌子、少关注大学的发展环境,挑专业时少立志长远、多随大流奔热门,结果很多高考状元不得不中途转换专业,这不仅浪费了他们自己的宝贵精力,更多的是浪费了教育资源,而毕业后进入其他专业领域,减缓了他们脱颖而出的速度,降低了杰出人才的产出率。 
 
  近十年来高考状元选择专业的非理性行为令人深思:这么多优秀人才扎堆经济管理专业,是兴趣使然,还是在为自己的“钱途”着想?对此,中南大学教授蔡言厚认为,对高考状元来说,是缺乏志向与主见和追名逐利的表现,是随大流和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面对热门专业可能带来的预期高收益和各名牌高校开出的最优惠条件,部分高考状元被“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天价奖学金”所吸引,而忽视了自身的兴趣与特长,贪图一时的荣誉和金钱,没有明晰自己的定位并做好职业规划。  
  蔡言厚认为,高考状元热衷热门专业,也有其社会根源。对家庭来说,是名利思想的表现,因为名校及热门专业是家庭成员向别人炫耀的资本。蔡言厚还表示,对大学来说,为了提高或保持自己的知名度,迎合高考状元和家长的追名逐利行为。国内众多名牌高校更是以高额奖学金和专业任选等优惠条件来吸引高考状元。  
  记者在湖南采访时发现,高考状元扎堆热门专业固然有其社会原因,但教育界对高考状元重视其品牌效应,忽视其社会作用的现象突出。  
  在湖南省教育系统,记者跟踪采访近年高考状元分数及毕业中学时,大都侃侃而谈,如数家珍,但当记者打听这些高考状元们所学专业及发展状况时,却大都沉默。长郡中学近年一直将4个高考状元当作“镇校之宝”向社会广为宣传,但当记者向这些状元的任课老师或者他们的班主任打听状元们的发展状况时,一些老师声称“填志愿的事我们管不了,选择专业都是状元们自己的事”。  
  1999-2008中国最受高考状元  
  青睐专业排行榜  
  名次        专业名称              就读人数  
 
  1           经济管理               268   
  2            数理化                122   
  3           电子信息                59   
  4           生命科学                58   
  5             法学                  44   
  6            计算机                 43   
  7           土木建筑                27  
 
  8            自动化                 26  
 
  9             外语                  14  
 
  10            新闻                   8   
  10            中文                   8  
 
  12           材料学                  5   
  13            医学                   4   
  14          机械工程                 3  
 
  15        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         2   
  15           工程物理                2   
  15           工业工程                2   
  18             广告学                1  
 
  18           精密仪器                1  
 
  18             历史                  1  
 
  18             天文                  1   
  18            心理学                 1   
  轻视职业规划引人深思 
 
  学校及专业的选择是决定考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关键。“大学选名牌、专业挑热门”,这对于高居高考分数榜首的高考状元们来说无可厚非,但高考状元过于集中就读经济管理等热门专业,且特别是集中在发达地区的几所热门高校,普遍追求名校和热门专业,轻视了职业规划,导致最后的职业成就低于社会预期。长此以往,其不利影响日益凸显。 
 
  蔡言厚建议,高考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不要只盯在北大、清华和港校等热门高校,国内其他名牌高校的优势专业也应成为高考状元及高分考生的选择,特别是位居我国大学综合实力前100强的高校,均拥有在国内乃至世界具有领先地位的优势学科与专业,所以这些高校的优势专业都应该成为高分考生的就读首选。同时,不应过分追求大学名气和专业的热门程度,而要结合国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趋势,充分认识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来选择最具发展潜力的院校及其优势专业,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来在其职业上定能干出一番事业,取得令人鼓舞的职业成就,成为“职场状元”。 
 
  蔡言厚建议,国家、地方及高校也应大力改革高考招录制度,充分发挥高考的分流功能和引导功能。  
  长郡中学副校长陈来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高考的成功不等于人生的成功,“高考状元”不等于“职场状元”。职业生涯能否成功,会受到人的知识结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陈来满认为,高考状元自身要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培养较高的专业忠诚度,不要盲目选择当时最流行最热门的专业,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最适合的专业。陈来满呼吁高校和社会也应引导、培养、支持高考状元,积极创造高考状元变身职场状元的环境和氛围。  
  1999-2008最受高考状元青睐大学排行(部分)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地区           就读人数   
  1             北京大学                  北京               385   
  2             清华大学                  北京              255  
 
  3             香港大学                  香港                18  
 
  4             复旦大学                  上海                16   
  5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9  
 
  5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                9   
  7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                8   
  8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5   
  9             中山大学                  广东               3   
  10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2  
 
  10            南京大学                  江苏                 2  
 
  10            武汉大学                  湖北                 2  
 
  状元毕业中学大都位于经济和基础教育发达城市 
 
  结果显示,我国高考状元就读的中学呈现出以下几大特点:  
  其一、各省市培养高考状元较多的中学多为各省市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的省属或市属重点中学与名牌中学,拥有较丰富的行政资源、教育资源、学生资源和社会资源,具有较高的办学水平。如天津南开中学、耀华中学,湖南长郡中学,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其二,培养状元的中学多位于各省市自治区的首府所在城市或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这些城市中学相对其他城市的中学在基础教育资源方面具有相对优势。  
  其三,经济发达、基础教育较为发达地区的高考状元毕业中学分布相对比较均衡;而经济欠发达、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地区状元毕业中学分布相对集中,如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 
 
  调查发现  
  ★成绩排在中等的那部分出人才的机率大一点。  
  ★高考状元大多受学校教育引导较深。学校教育大多是一种复制,乏于创新。  
  1999-2008中国中学高考状元排行榜(部分)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省市           培养状元人数  
 
  1             海南中学          海南                  11   
  2            乌鲁木齐一中       新疆                  10  
 
  3          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黑龙江                 9  
 
  4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吉林                  9  
 
  5            广东实验中学        广东                  8  
 
  5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广东                  8   
  5            呼和浩特二中        内蒙古                8   
  5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云南                  8   
  9            天津南开中学        天津                  6 
 
  9            天津耀华中学        天津                  6   
  9            重庆巴蜀中学        重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