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U型?V型?L型?W型? 2009中国经济复苏轨迹之争
|
|
时间:2009-06-01 |
|
过去的5个多月,调控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来提振经济,如4万亿元投资及10大产业振兴规划,力度之大、速度之快,赢得了众多喝彩。那么,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今年中国经济将沿着什么轨迹运行?北京晨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多位经济学家,答案却并不统一。
核心争论
经济以何种姿态回暖?
经济学领域惯用“U”型、“V”型和“L”型来描述经济增长的轨迹。其中,“U”型增长比“V”增长处于底部的时间稍长。“L”型增长则指因内需无法得到激发,经济陷入较长期低谷或增长较为缓慢。令人安慰的是,在记者采访过程中,相关专家均没有去预测悲观的下行轨迹,整体信心指数颇高。
快乐的“V”型:迅速全面恢复
在经济学界,不少主流经济学家已经就2009年的经济走势达成共识——中国经济将在今年实现“前低后高”的V形复苏,即今年上半年在低位运行的经济将在下半年回暖。
“中国经济在2009年保持8%至9%以上的增长是没有问题的,我更倾向于9%。”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中国经济复苏之快超出预期,目前经济正处于从局部恢复到全面恢复时期,全年经济很可能在今年呈现“V”型复苏。
同样持“V”型反转观点的,还有摩根大通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和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宋国青表示,从最近公布的几项数据来看,钢材产量自去年12月份以来显著反弹、重工业大幅波动、进口价格大跌、顺差额暴涨、商品住房销售亦出现回暖势头,“几大指标均显示国内需求快速回升的可能性增大,预计GDP增速在四季度将快速反弹至9%左右。”
辛苦的“L”型:持续三年的8%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在4万亿元投资的拉动作用下,2009年我国GDP增速有望接近8%,也可能比8%稍低。并且8%的增长幅度可能持续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使得此轮经济增长呈现“L”型走势。而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则表示:“2009年中国经济将呈现介于‘V’与‘U’型之间的调整,出现‘L’型的可能性不大。”
折腾的“W”型:5年上蹿下跳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则预测2008至2012年间中国可能会出现“W”型的周期调整模式。所谓“W”型周期模式,是指伴随着2009年经济下行,会引发中国经济的刺激政策,可能会导致2010年经济的轻度上行。但是由于中国经济下行的内在通道和趋势因为这种短期的刺激政策而改变,它会导致2010年以后经济继续探底。因此,整个经济就表现为先下行,然后轻度上行,再下行这么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大约要5年左右。
学界共识
乐观预期的三个“支点”
在外需吃紧的情况下,如何扩大内需,成为今年宏观政策的着力点。李稻葵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只是被按下了一次“暂停”,中国经济有着快速恢复的理由。实际上,在采访中,拉动经济的“支撑点”至少浮现了三个,并且专家们对此分歧很小。
支点一:坚挺的基本面
关于2009年的中国经济,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分析指出,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推进的历史阶段,尽管遇到了国际金融危机,但中国经济从深层次看还是处于较好的历史时期,这点不会发生改变。此外,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中国的供给能力不断增强,产业体系比较完整,基础设施在不断改进。
持相似看法的还有李稻葵。李稻葵表示,中国经济有着快速恢复的理由。一方面,中国经济自身还处在快速增长的长周期过程里,这个长周期的一个表现就是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长期落后于工业化,而城市化进程是对消费、需求最大的拉动因素。
支点二:中国比过去“更有钱”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胡鲁滨表示,与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相比,现在中国的调控能力已经大大提高。我国财政收入经过连续多年超过20%以上的增长,奠定了雄厚的实力,具有促进经济发展、为经济保驾护航的能力。此外,截至2008年末,我国国债余额约5.5万亿元,占GDP比重不到20%。不仅如此,我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更低。
公开的数字足以支持胡鲁滨的观点。在中央政府出台了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后,地方政府先后公布的配套投资计划总额年初就已高达18万亿元。此外,为提振需求、加大投资以应对经济增速放缓趋势,国务院近期审议通过包括汽车、钢铁、船舶、纺织、装备制造、石化、轻工、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和物流产业在内的十大产业振兴规划。
支点三:难能可贵的消费回升
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国家几乎每周都在围绕着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出台政策。对此,袁钢明有着清醒的认识:“内需分两块,一块是投资,一块是消费,扩大内需就是要扩大投资、扩大消费。要扩大消费就要想办法增加大家的收入,改善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在4万亿元投资拉动之后,将消费真正刺激起来,促进国家经济循环流动,才是保证经济复苏的根本所在。”
2008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848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这个增长速度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轰轰烈烈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活动,都令业界看到了消费刺激的方向所在。
“我去一汽马自达调研时发现,汽车消费的火爆已经超出厂商的预期,火爆的汽车需求让他们生产跟不上了。”对于今年国内消费的整体表现,李稻葵充满信心,“从消费上看,中国的消费在回升,这是一个重要利好,相信今年会持续下去。”
内外施压中国经济今年负重前行
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经久不散,各国政府本能地“自扫门前雪”,贸易保护主义的论调自然开始盛行,这必然让本已艰难的中国出口遭遇更多坎坷。与之相对的,则是国内通货紧缩的桎梏。CPI突然大踏步后退,这同样让人焦虑,而在上一个经济低谷中,物价低位运行格局持续6年才有所改观。2009年的中国经济振兴,注定难以一帆风顺。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月17日,美国财政刺激法案签署,其中包含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也如期生效。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受害最大的行业可能是家具和木制品,其次为橡胶制品和服装鞋类。
《财经》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不只发达国家,包括印度在内的新兴市场可能也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事实上,印度已经于1月23日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玩具,为期6个月。巴西政府也在1月27日宣布,将对包括玩具、鞋子、成衣和照相机在内的24种进口产品实行许可证制度。
海关总署公布的最新外贸进出口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141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9%,进出口连续第三个月“双降”。各国政府在恢复金融体系的同时,以保护金融为借口,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来达到维持本国支出结构和经济利益的目的。
通缩预期徘徊不去
央行最新报告称,由于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下滑且外需减弱,可能加剧国内产能过剩,通货紧缩风险较大。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已经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在经济学家们看来,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涨幅也将在今年2月份进入负值区间。
据悉,在上一轮经济调整期中,自1997年夏天开始的物价低位运行格局,直到2003年末才有实质性改观,其中CPI同比负增长或零增长的月份长达43个月,PPI负增长的时间更长。对比当年亚洲金融危机,当前我国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在某些方面更差。因此,必须对可能出现的较长时期的通缩有所准备。
袁钢明表示,厂商和居民一旦形成通缩预期,便会推迟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持币待购行为进一步打压总需求,价格水平面临持续下行压力。“从某种程度上说,如何打消通缩预期是经济复苏的关键之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