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2月20日电(记者 张晓晶)在新一轮援疆工作中,山东省对口支援喀什疏勒、英吉沙、岳普湖、麦盖提四县。四县财政平均自给率仅为7.5%左右。如何让受援四县早日摘掉贫困帽子,不仅要为其“输血”,还要促进其自身的“造血”功能,为当地留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造血细胞”,这是山东援疆工作的重点。
一年多来,随着山东援疆工作的开展,一批产业项目在新疆落地生根,不仅惠及当地群众,还将成为当地经济长远发展的发动机。除了留下看得见的财富,这支援疆队伍还使这里发生了静悄悄的变化。
受援四县,财政自给率仅7.5%左右
山东省对口支援的喀什疏勒、英吉沙、岳普湖、麦盖提四县,均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总人口95.4万人,有贫困人口33.1万人,占农村人口总数的41.9%,四县财政平均自给率仅为7.5%左右。
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总指挥王华介绍,新一轮援疆工作自2010年7月开始后,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用财政资金保民生,用社会资金促产业”的援疆要求以及“产业援疆依靠市场,发挥山东产业优势,运用社会力量推进受援四县产业发展”的援疆理念。要让受援四县早日脱贫,就要把产业合作作为援疆工作的重点来抓。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开展以来,山东省、市援疆工作指挥部积极搭建平台,进行招商对接、企业推介和政策宣传,大力引导社会各类企业到喀什考察投资,加大山东产业转移力度。
截至目前,山东对口支援的喀什四县已落地产业项目205项,总投资额246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51.8亿元,其中已有92个项目竣工投产,发挥效益。另外,还有92个项目已经签订合同。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为当地直接增加就业岗位5万多个。
王华说,通过加快山东产业转移,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带动当地资源优势转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当地“造血”功能,增强受援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造福各族群众,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贡献。
产业援疆,增强受援地“造血”功能
2011年4月10日,山钢集团喀什钢铁产业升级项目在疏勒县开工奠基,一期工程将在2012年6月点火。山东援疆干部、疏勒县副县长宋学华告诉记者,这个项目总投资73亿元,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94.97亿元,利税7.81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南疆没有大型钢材生产项目的空白,打造立足南疆、面向全疆、辐射中亚和南亚的重要钢铁生产基地。
“我们将用3到5年,在这茫茫戈壁上建成一座产业发达、生态优良、宜居宜业的崭新钢城。”宋学华说,山钢项目投产后,将辐射疏勒和英吉沙县的四个乡镇7万多人口,有3500多人直接就业,同时拉长产业链条,已有30多个投资40多亿元的配套项目落地,将带动万人以上就业。山钢项目还将带动疏勒、英吉沙县的城市化进程和周围农村的城镇化进程,成为推动喀什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年多来,山东省运用社会力量推进受援县产业发展,促成了山东钢铁、山水水泥、山东重工、新矿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参与援疆工作。这些大企业入疆,为当地带来了经济发展的生机活力。济宁援疆指挥部副总指挥李怀阳对记者说,2010年英吉沙全县一年的税收是6029万元,而山水水泥一家企业明年就可为县里纳税6000万元以上。
按照援疆规划,山东将支援受援四县各建设一个工业园区和一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产业化程度高。喀什是农业大区,特色林果业等农产品资源丰富。为把当地的资源加工成高附加值的“金元宝”,山东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帮助当地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有机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积极培育花卉、林果、蔬菜、畜牧等特色产业,从科技研发、科技培训、技术推广、种植养殖、加工到市场销售,为新疆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示范。目前,一批农业项目已经在新疆开花结果,带动当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收致富。
山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指挥部副总指挥王立胜介绍,山东产业援疆坚持高起点规划,科学谋划产业布局。在与受援地党委政府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在项目引进过程中,加强市场和政策引导,坚决避免盲目引进,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另外,生态是新疆的命脉,山东在援疆工作中坚持把保护生态、改善生态作为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引进的项目都必须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家环保标准和自治区的环保要求,杜绝一切工艺落后、高耗能、排放多、污染重的项目落户受援地。
惠及民生,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产业带动就业,就业惠及民生。就业是民生之本,山东在援疆工作中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促进就业的主渠道,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落地的项目主要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
22岁的阿提古丽对记者说,以前像她这样的维族女孩子很难外出打工赚钱。2010年10月份,泰安肥城坤庆食品有限公司在喀什地区岳普湖县投资兴建了新疆坤庆食品有限公司。阿提古丽进入公司,几个月后,因为勤快能干,当上了车间班长。她说:“我现在每月工资在1800元以上,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这里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家里人都很放心也很支持我,村子里的人都很羡慕我。”
山东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随着一批产业项目的落地,许多像阿提古丽一样的当地群众走进了家门口的企业,个人及家庭的生活随之改变。山东省泰安市援疆指挥部指挥常绪扩说,在新投产的坤庆食品公司生产线上,当地200多名维族妇女通过技术培训,穿上整洁的工装,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
英吉沙县县长祖木热提·吾不力说,山东援疆工作开展后,在这个县建设了新型建材基地,仅在乌恰乡就有14000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普通工人日工资达到120元,技术工人日工资达到150元以上。这个乡还成立了700多人的建材运输队,农民的小四轮也有了新用场。
王立胜说,目前已投产的92个引进项目为当地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400多个,205个已落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新增就业岗位5万多个。针对当地劳动力素质和培训机构薄弱的问题,山东近三年将投入1.5亿元资金,在对口支援的每个县建设一处高水平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每年培训劳动力可达2万人次。
山东援疆工作给当地带来的变化远不止于此,更大的变化是对当地干部群众带来的思想冲击。英吉沙县常务副县长胡德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山东省的援疆干部和建设者立说立行的工作效率就像一阵疾风骤雨,给当地干部群众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更为重要的是,山东通过援疆实践,为受援地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永远不走的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