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之后,成渝经济区将成为我国第4个大都市区。”中科院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大道昨日透露,国家已初步考虑将成渝经济区纳入“十二五”规划。
在近日举行的科协年会统筹城乡专题论坛上,官员、专家、学者纷纷为重庆把脉献策。
西三角未纳入十二五规划
陆大道曾向国家发改委等部委递交建议,力挺成渝经济区进入国家的“十二五”规划。据他透露,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已派出几名专家参与编制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
“改革开放以来,成渝经济区是西部表现最为突出的地区。”陆大道认为,重庆和成都在产业发展方面各有优势,经济实力基本相当,国家投入很多资金在此发展能源、制造业等项目。据他所知,国家目前初步考虑,将成渝经济区纳入“十二五”规划。此前呼声较高的西三角经济区并未被纳入。
“成渝经济区制造业非常强大,产业地位的重要性比某些沿海地区更为突出。”陆大道表示,西三角的发展应当是西南、西北两大区域的大联合,而不光是成都、重庆、西安三个城市联动的问题。
内部各城市一小时通达
成渝经济区成为大都市区后,市民的生活将发生怎样的改变?陆大道表示,大都市区需实现产业、空间一体化,一体化的标志就是内部各城市间要实现交通1小时通达,“各城市之间消除空间概念之时,就是一体化之日”。陆大道建议,重庆应重点发展地铁和轻轨,让快速共同交通系统连接各城市组团,并在途经节点上布局二级城市。
成渝经济区必须解决某些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否则会影响一体化进程。“中央之所以编制区域规划,就是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陆大道说,成渝经济区应打造为连接西北、华南等地区的枢纽。“还应加大制度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是发挥成渝经济区在全国、东亚地区战略地位的切入点。”
成渝经济区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方向应当是“南下”——到东南亚等地寻找机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成渝造产品如果通过沿海出口,将面临1000公里的运输距离,成本较高。如果“南下”发展,不仅能提高中南亚、东南亚国家的重型装备制造业产业水平,还会为装备制造业企业节省运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