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乌洽会)收获颇丰,五天时间,对外经济贸易成交总额四十三点一亿美元、内联合作项目和国内贸易合同成交总额两千三百四十一点八亿元人民币,成交总额共计完成两千六百多亿元人民币。
乌洽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八届。纵观十八年来乌洽会的变化,可见新疆六十年的经济发展之变化。
首届乌洽会是在一九九二年举办,那时还叫“乌鲁木齐边境地方经济贸易洽谈会”。当年有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两千名客商前来洽谈考察,经贸成交总额近十八亿美元,内贸及合作成交十五亿元人民币。
一九九六年,沿用了五年的“乌鲁木齐边境地方贸易洽谈会”更名为“中国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并非只是一个名字的变化,更标志着乌洽会定位从单纯的边贸交易,转变为内引外联、内外贸同时发展。
再看历届乌洽会的推介展销品种,“奶制品家族”、“水果家族”、“土特产家族”充实着各地州的展台。而今年的乌洽会大项目合同金额比重大幅提升,大企业大集团所占比重较大,占签约项目总数近四成。
新疆三宝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回忆当年的乌洽会时感慨颇多。“那时候,参展商没有固定的地域划分,每个展位都是各自发挥。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就连宣传品都显得十分简陋,没有铜版纸,没有鲜艳的图案,有的只是普通纸制作的黑白宣传单。上展会现场的都是些生活必需品,主要是针对中亚市场的。比如,方便面、白砂糖、服装等商品摆满了展位。”
一九九六年后,乌洽会在实施市场多元化、发展对外贸易和内外经济合作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新市场,挖掘潜在的新贸易伙伴;调整和提高进出口商品结构和参展商品档次,高新技术产品、深加工产品、机电产品占据了突出位置;石油化工、矿产资源开发、农业水土资源开发等资源优势产业开始吸引外商的目光;国内企业间贸易与经济技术合作在乌洽会上结出丰硕成果,内联内贸易成交活跃。
时至二〇〇八年的乌洽会由商务部、中国贸促会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使之成为中国主要面向中、西、南亚和俄罗斯、东欧国家的国家级投资贸易综合性的展会,乌洽会也由一个地方性展会升级为国家级展会。同年,乌洽会的提法也由“年”变成“届”,这标志着乌洽会会一直持续办下去,让它成为新疆经济发展进程中一个永不停歇的助推器。
二〇〇九年乌洽会在外经贸方面,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出口比例逐步提高,传统出口大宗商品成交活跃、机电产品占出口成交总额的四分之一。进口订货仍以资源性商品为主,进出口成交的主要市场以中亚及周边国家为主,对东盟、欧盟、中东、非洲的市场开拓初见成效。
自一九九二年以来,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加乌洽会,其中国内一万多家企业参会参展,签订内联项目合同一万多个,金额六千多亿元,项目签约首年落实合同到位资金累计达近两千亿元。
新疆借助独有的区位优势,对外贸易有了很大进步。一九七八年进出口贸易额为两千三百四十六万美元,二〇〇八年达到二百二十二点二亿美元。新疆对外贸易额在中国中西部地区排第一位。进出口贸易中,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为一百七十六亿多美元,占贸易总额的近八成,占中国边贸总额的一半还多。如果说区位优势是先天优势的话,那么乌洽会的举办就是让这种优势发光发热的舞台。
六十年来,新疆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中国向西开放的前沿。逐步形成了沿边、沿桥(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和沿交通干线向国际、国内拓展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此举,十八年乌洽会应说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