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陕西省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继承发扬“献身、负责、求实”行业精神,始终立足陕西省情和水情,坚持不懈兴水利治水害,累计完成水利投资487.5亿元,其中改革开放以来完成水利投资445亿元,占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总投资的91%,水利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是狠抓水源工程建设努力突破“瓶颈”制约。围绕突破水资源“瓶颈”制约,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狠抓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建成了一批骨干水源工程。特别是近年来,按照统筹调度、优化配置的思路,积极推进省内南水北调三大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其中西安引乾济石调水工程已经建成,引红济石调水工程正在抓紧建设,引汉济渭前期准备工程有力加快。关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榆林采兔沟、延安南沟门水库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全省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突破100亿立方米,水资源短缺“瓶颈”制约正在有效缓解。
二是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构筑安澜屏障。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累计投入40多亿元,相继启动实施了安康城堤、汉江平川段治理、渭洛河下游三门峡库区治理、三门峡库区移民防保和丹江、延河等重要江河治理项目,实施了渭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先后对98条河流、76座城防进行了不同程度治理建设,建成江河堤防6046公里,为建国初期陕西堤防总长的39倍。抓住国家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机遇,226座病险水库列入国家治理规划,已经完成治理136座,对发挥已成设施效益、增强水的调蓄能力、保障农业灌溉用水发挥了显著作用。坚持工程带水文和防汛非工程措施建设思路,加强了水文站网、防汛预警设施和指挥决策系统建设,建成了一批防汛计算机网络和应急通讯、雨水情自动测报和防汛可视会商系统,有效指挥和成功迎战了汉中“81.8”、渭河“92.8”、“03.8”和陕南“05.10”等多次特大洪涝灾害,最大限度减轻了洪涝灾害损失,保障了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是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着力改善民生。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形式主要为挖池塘、建水窖,上世纪80年代后期实施了高氟区农村改水世行贷款项目,90年代以来省上每年投入1亿元兴建“甘露工程”。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解决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摆在与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同等重要位置,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十一五”以来全省年均投入10亿元以上,每年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200万人以上,全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步入投入力度最大、建设步伐最快、质量效益最好的新时期,累计解决了206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比例达到80%,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55%,广大农村群众饮水条件和卫生健康状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四是大兴农田水利建设保障粮食安全。为夯实水利这一农业命脉,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地发动群众开展大会战,建成了80多万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同时以民办公助等形式,兴建了宝鸡峡、石头河等154个大中型灌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为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全省经济复苏奠定了坚实基础。上世纪九十年代后,连年组织实施了1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省政府统贷统还世界银行1亿美元建成了总投资16.6亿元的关中九大灌区世行贷款改造项目,坚持不懈开展以平地改土、兴水治旱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全省累计建设基本农田4088万亩,是新中国成立前336万亩的12.2倍,农业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5亩;建成万亩以上灌区175处,全省设施灌溉面积达到236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952万亩,初步形成了蓄、引、提、调结合,大、中、小、微并举的水利灌溉网络。针对频繁发生的严重旱灾,科学调配水源,全省年均减免粮食损失255.7万吨,近五年来全省粮食连续获得丰收,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以上,确保了全省粮食安全。
五是持之以恒治理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环境改善。连年组织实施了“一川两江六河”水保治理、黄河水保生态修复试点、长江流域水保治理、陕北水保生态示范等项目,加快了“五荒地”拍卖治理。西部大开发以来,围绕“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新陕西”,认真贯彻“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政策措施,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和封育保护,全省掀起新的治山治水高潮,陕西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被世界银行誉为全球农业项目的“旗帜工程”。围绕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积极实施汉丹江上游水土保持项目,加大水源地水保治理力度,为确保“一江清水供北京”做出了巨大贡献。60年全省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1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7%以上,生态环境实现了明显改善。
六是深化管理改革建立水利可持续发展机制。60年来,陕西水资源管理经历了从弱到强、从注重开发到开发节约并重、从重点管理到全面管理的发展历程。进入新时期,坚持把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关乎全局的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努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坚持不懈推进依法治水,先后出台了100多项水利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依法规范水利建设和涉水活动。深入推进各项水利改革,加大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征收力度,吸纳社会资金兴办水利,水利投融资实现了由“国家出资,群众投劳”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投入机制转变。水价管理经历了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低价福利水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水的转变,基本完成了城市供水价格“三步走”改革,大型灌区全部实现“一价计费、一票到户、统征统管”,成为全国农业水价改革促进节约用水的典范。通过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方式,最大程度调动社会各方投资兴办小型水利工程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了水利发展的生机活力。
六十年来陕西水利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水利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各项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事业。兴水利、除水害,始终是人类生存、发展需要倾力关注和优先解决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坚持不懈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统筹水资源优化配置,加快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关中一线两带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供水保障,促使全省经济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全省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持续大幅跃升,近年来年增速分别保持在15%以上,水利建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贡献;通过大力发展农村水利事业,坚持开展农田水利和防洪工程建设,保障了粮食安全、饮水安全和防洪安全,水利为抗御洪旱灾害、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狠抓水土保持和水环境治理,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和封育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转变,绿色已经成为三秦大地的主色调,水利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