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开幕的第三届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中,朱文将扮演三个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角色:他是参与“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像”项目的9个作家之一,将用小说的手法描述位于西藏雅鲁藏布江边上的派镇码头;他根据这个项目执导了一个10分钟左右的短片,作为本届双年展开幕式上的重要作品;他还担任本届双年展开幕式的总导演,在一个小时里为现场观众带来一连串的惊喜。
谈及这几项并不简单的“任务”,这位同时具备诗人、作家和导演三个身份的“创意人”脸上却总是泛着轻松的笑容。日前,朱文在接受采访时说,本届双年展提出的“城市动员”主题体现出了一种非常开放的思维,尤其是其中对“文学和建筑之间的关系”的关注,可以为观众和读者带来很多特别的想像。
记者:什么是“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像”项目?
朱文:这个项目的理念源自欧宁,他从过去10年内在中国各城市建成的建筑中,挑选出9个最具代表性的设计,请9位作家到这些建筑实地体验,让他们与建筑师一对一地联系起来。根据作家们的想像,这些建筑会被描绘成9篇小说。在这9篇小说推荐给读者之后,会让读者根据小说去想像这些建筑。接着,主办方还会把一部分读者集中起来,带他们到这些建筑中实地参观,建筑师则成为导游,带读者去感受这些建筑。这是一个非常新颖的计划,整个计划拉得很长,每个环节都有紧密的互动。在这之前,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写小说了。这个计划特别有意思,所以它吸引我重新开始小说的创作。我写的建筑是在西藏雅鲁藏布江边上的派镇码头。在考察和创作的时候,我觉得这个项目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影像特质。虽然小说和电影的方向不太一样,但我觉得我所接触的素材非常适合电影,所以我提议把这个项目发展成短片。策展人们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作,所以经过几个回合的讨论和确定之后,这个短片就发展成为了开幕式的作品。
记者:在你看来,这个项目的创意体现在哪里?
朱文:文学和建筑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有意思的。建筑师领着作家去参观体验建筑,他们有丰富的互动,从各自专业的方向去理解建筑空间,然后形成一篇篇小说,有真实的内容,也有一些情节上的虚构。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建筑分布在全国各地,有的在西藏、西安,有的在深圳等地,这些地方的地域背景都相差很大。从视觉上讲特别丰富,各种不同的元素都非常多,所以我觉得反映出来的作品都是非常好看的,而且这些作品和我拍的短片又是一脉相承的。
记者:在你执导的短片里,最想表现的是什么?
朱文:我一直觉得建筑是“越老越耐看”的,因为它有历史的痕迹。但是这个项目中选取的9个建筑项目都很新,所以我用了特效方法将他们做“旧”。整个影片我是以默片的形式展现的,比如使用50年以后看现在的怀旧视角来看,今天这些簇新的建筑在影片中就会是经过时间沉淀的样子。在这个大背景下,我再来记录建筑里面的人。可以说,我是用“未来的视角”来看这些建筑,而且我不仅仅是将这种视角用于短片的实验,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带出一些思考,比如为什么今天城市的建筑会如此膨胀?为什么人们对建筑的审美会如此混乱?当50年后我们回头来看今天的建筑时,会有什么感觉?我希望这部短片能引起这样的一些反思。
记者:这是一部纪录片吗?
朱文:因为片子里的建筑和人物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它是接近于通常意义上的纪录片,但是我用了非纪录片的形式来处理,比如我用了没有声音的默片形式,场景的切换和情节都用字幕替代;而且在影片中,建筑师和作家虽然是以真实身份出现,但是我还虚拟了一些情节,让他们变成了演员,以流动的方式出现在影片中。相信观众会对这些虚拟的情节感到新奇,因为他们能看到熟悉的建筑师和作家的另一面。
记者:短片是以静默的形式出现吗?
朱文:片子本身是安静的,但是我会搭配庞大的交响乐团进行现场配乐。目前已经定下由深圳交响乐团负责此次配乐,届时80位乐手将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我认为这首曲子的节奏最能表现我在这部片子里所要透露的情绪。之所以选择交响乐,是因为我觉得交响乐和建筑本身也有着特别紧密的关系。再新潮再先锋的建筑,在结构和力学上都是非常严谨的,这点跟古典交响乐非常相似,所以我将交响乐、小说里的故事和地域色彩都综合到这部短片的10分钟里了。
记者:这部短片如何响应本届双年展的主题“城市动员”?
朱文:我认为“动员”应该是让非专业人士以简单的形式接触建筑。建筑是与百姓生活接触最紧密的,建筑首先是遮风挡雨的,是衣食住行的重要部分。所以我想创造一种氛围,让人们换个视角去看建筑,能获得新的感受。目前的建筑界像个实验场一样,各种各样的建筑风格都容纳在一片土地上,但建筑的发展与和社会的结构、形态是相互影响的,这需要人们非常理性地去思考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