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干部职工共同谱写三湘田野镂刻辉煌
时间:2009-07-23 |
|
|
1978年,发轫于包产到户的农村改革开放,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数年之后主要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然而,“三农”制约瓶颈开始凸显:分田到户,农田水利退化;加工滞后,农民增收困难;生态恶化,农业发展难以持续。特别是1985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徘徊,粮食安全压力越来越大。 在此大背景下,1988年国务院做出了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战略决策。其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改造中低产田,提高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带动农民显著增收。 湖南省于1989年经国家批准正式实施农业综合开发。20年来,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和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综合开发投入不断增加。全省累计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总投资159.1亿元,其中财政资金83.8亿元,带动农民及农业企业自筹资金52.3亿元,吸引银行信贷资金23亿元。农业综合开发已成为省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 20年农业综合开发,其效益日益彰显。2000多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成了高产、稳产良田;扶出100多家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粮、棉、油、肉等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项目区受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比非项目区高200元以上,受益农民称赞农业综合开发是“民心工程”、“富民工程”、“德政工程”。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以来,湖南省综合排名一直居全国先进行列。在开发模式、运行机制、资金管理等方面,全省农业综合开发系统不断完善,屡有创新,县级报账、规模开发等“湖南经验”多次在全国普遍推广。 20年艰辛不寻常。三湘大地绘就一方又一方田园美景,广袤田野镂刻下农业综合开发的辉煌。
建成项目区1600多个,打造新农村示范样板
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最早从湘南起步。第一期开发(1989-1991年)为湘南总项目,涉及衡阳、郴州、永州3市32个县(市、区、场),改造中低产田224.24万亩。第二期开发(1992-1994年)涉及衡阳、郴州、永州、怀化4市44个县(市、区、场),改造中低产田215.6万亩。这两期农业综合开发围绕改造中低产田,着力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粮棉油等主要农产品产量。第三期开发(1995-1997年),分为湘南和洞庭湖两个总项目,涉及13个地市72个县(市、区、场),改造中低产田364.51万亩。这一时期的开发内容不仅解决山区的旱,也包含湖区的涝。不仅着眼农业增产,更推进农民增收。在坚持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大对优质高效经济作物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业种植效益。 从1998年起,农业综合开发立项由过去3年一定改为1年一定,每年完成中低产田改造面积100多万亩。2005年以来,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在坚持基本任务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完善政策,改革创新机制,更加注重支持粮食主产区,更加注重支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年来,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始终突出土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总量的70%以上用于中低产田改造,累计投入财政资金64.3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成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笔重要专项资金。 现在,农业综合开发县已遍及全省14个市(州)的105个县(市、区、场),共建成项目区1600多个。20年来,全省共改造中低产田2268万亩,占全省中低产田面积的40%;开垦宜农荒地88万亩,改良草山50万亩。全省因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共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1.15亿公斤,棉花0.31亿公斤,油料2.9亿公斤,糖料1.8亿公斤,有效确保了粮食安全,确保了主要农产品供给。 从2005年起,该省农开办在祁阳县、赫山区创办示范点,开始探索规模开发的新路子,把农业综合开发推向崭新的阶段。办点过程中切实搞好“三合”:一是“综合”,即综合运用水利、农业、林业、农机、科技、生态等措施,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综合开发,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二是“整合”,即整合资源,整合资金,按照统筹规划、资金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各类支农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三是“结合”,即按照新农村建设的20字要求,丰富农业综合开发内涵,拓展农业综合开发外延,实行生产与生活相结合,土地治理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项目区不仅解决“旱能灌、涝能排”,还扶持产业链带动农户致富。以规模开发项目区为平台,每县整合其他部门涉农项目资金的60%,用于规模开发,项目区道路硬化、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优化,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去年,省级示范点从祁阳、赫山两县(区)扩大到祁阳、赫山、武冈、长沙等四个县(市区)。从今年起,全省90个国家开发县全面推行规模开发。规模开发的经验,获得国家财政部的高度评价。湖南省探索并完善的“以县为单位、以项目区为平台、整合项目资金、实行规模开发”模式在全国推广。
扶持项目800多个,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湖南省是个农业大省,从整体上看,全省的稻谷、生猪、柑橘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排名靠前,但加工增值能力低,导致农民增收慢、增收难。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农产品出现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矛盾凸显。随着农业综合开发积极参与扶持多种经营项目,拉长农产品加工“短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的路子越来越广。 从1995-2008年,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采取有偿无偿相结合、投资参股经营、贷款贴息等扶持方式,共计投入19.5亿元,成为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从今年起,由过去的有偿资金与无偿资金相结合,改为全部实行无偿资金投入,直接加大扶持力度。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始终把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作为扶持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规划的10大优势产业带,重点扶持稻谷、生猪、柑橘、茶叶、油料、水产等优势农产品和香芋、临武鸭、黄花菜、藠头、铜鹅等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项目。由于农业综合开发的大力扶持,各地优势农产品、特色农产品连片成带发展,粮油棉麻、肉奶水产、果蔬茶等优势产业链蓄势而起,金浩茶油、明园蜂业、舜华临武鸭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产品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始终强调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扶持企业带动农民增收。凡是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的项目一律不予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能直接从农户采购原料、对农民增收贡献少和位于产业末端的项目也不予扶持。我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扶持的银光米业、舜华鸭业、华鹏食品、熙可食品、省茶业公司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都采取“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自1994年以来,我省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建成的81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使100万农户直接受益。
财政投入增长近10倍,管理工作走上新台阶
20年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财政投入从当初的1.2亿元,增至去年的9.4亿元,增长近10倍。项目资金总量增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运行机制不断创新,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新台阶。 为了做到依法开发,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推动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按照“总量控制、适时退出、等量补充、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原则,建立了开发县动态管理机制,彻底规范了开发县管理。 为了加强资金管理,先后制定了《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报账实施细则》、《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违规违纪行为处理实施办法》、《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财政无偿资金报账操作规程》、《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激励约束机制》、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确保了资金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制度覆盖。 省农业综合开发严格按项目管理资金。以资金投入控制项目规模,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按照计划建;对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实行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采取县级财政报账制。这些项目资金管理的做法和经验,杜绝了专项资金的“跑、冒、滴、漏”,确保了项目建设的高质量和高效益。 在项目管理上,坚持按照申报、评估、选项、审批、实施、验收、管护的程序管理。近年来,省农业综合开发进一步完善评审机制,从评审的组织机构、制度标准、评审方式和专家库建设等方面入手,创新工作机制,规范评审程序,确保选项质量。完善项目前期立项、中期检查、验收考评和监测评价机制,认真实行专家评审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工程建后管护制。 为了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开发了“湖南省农业综合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全程监控。 20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使用明显高绩效。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称赞农业综合开发是一个好平台,是一个有效的平台,是一个可以放心使用财政资金的平台。周强省长要求农业综合开发要“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探索新办法,作出新贡献”。全省农业综合开发干部职工将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求真务实,奋力拼搏,在三湘大地上继续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