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喜亭教授论文的特点之一,是教学与科研的统一。他常说:教授不上课,何谓教授,教授不作科研,怎能上好课。他研究的许多理论问题,都是教学内容所涉及的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以教学为起点,然后将研究成果引进教学,使教学和科研融为一体,这就使教学常新,又使研究融于理性之中。因此,他的论文特别重视概念要明确,内涵要确定,理论建构逻辑要严谨。理论的力量实际就是逻辑的力量,他力图理论要彻底,所谓彻底就是科学,只有科学,才能说服人,才能指导教育实践不随意,不盲目。他的研究带学院派的特色气息。
他的论文另一特点是对中国教育实践的密切关注。如对教育方针表述的科学性问题,对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问题、对教育是不是生产力或产业问题,素质与教育的关系问题,基础教育的基础问题,教学改革向何处的问题,德育价值何在的问题,知识分子阶级属性的归属问题等。反映这些问题的论文,都是从实际出发,以求理论的解答,以求理性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他认为就理论谈理论,文章显得毫无生气,就实际说实际,那就失去了科学研究(或论文)的意义,理论要从实际出发,但理论要高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他说的实际并非一时一事的个案,也不是某一价值取向所产生的教育事实,而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总体,是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总的趋势。与时俱进而不趋时,理论创新而不违背规律,是他执着以求的。
论文的特点之三,是文人的统一。作者认为作为科学研究唯一的目标就是求真求实,应该力戒虚伪、吹捧之风。因此,他的论文不追风,不迎合,只求真,不看人,论文中的观点可能偏颇,但他是为了求真。为了求真求实,他的论文力求观点鲜明,在他论文中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肯定什么,反对什么;称道什么,抨击什么,都表达得十分明快。作者认为在学术研究领域,应是学术自由,学术民主。不应有职务职称之分,不应有长幼年龄之别,唯一的标准是求真,是见解是否客观,是否科学。在求真面前人人是平等的。他有些论文观点是?quot;权威”的主张相悖的,有些论文观点又是与他的学生所进行的商榷。他不认为自己的观点就是科学的,但他愿欲共同商讨。因此,他的论文带有论争的特点。
他说过,在几十年的教育科研上他是尽力了,但并未达到好的境界,他是执着追求了,但可能偏执了,是尽力想把问题弄清楚、但可能使人更糊涂了。他认为,做人处世是难得糊涂,科学研究是难得清楚。
他的研究成果,反映着他所处时代的背景,他又是他时代背景下的人。因此,他所受的教育,他的知识结构,他的思维定势,他的科研方法,不能不有他的局限。所以有局限的“文集”若能引起争议,也可算作他研究成果的一种积极体现吧。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