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志愿者”这个美丽的名字,遥远的非洲对于20位深圳年轻人来说,变得不再遥远。8月中旬,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2009深圳·多哥项目的20名成员,他们即将代表中国青年志愿者远赴多哥,给那个遥远的非洲西部国家带去来自中国的友爱和帮助,用深圳青年人的爱心和奉献架设起一座连结中非友谊与文化的桥梁。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2009深圳·多哥项目从7月初开始招募,吸引了150多名高校毕业生、在职人员、“海归”踊跃报名。经过笔试、面试、体检等多轮严格选拔,最终确定的20名赴多哥志愿者来自深圳的不同领域,包括8名通讯专业人员、8名体育教练、2名中文教师和2名中医医生。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39岁,最小的24岁,绝大多数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5名硕士、1名博士。
“这么多人踊跃报名的确出乎意料,而最终选拔出来的这支队伍如此优秀,更是出乎意料!”
深圳团市委副书记张志华充满信心地说:“相信20名深圳青年志愿者一定能够圆满完成这次援外服务任务,向世界展示中国青年和深圳青年的形象。”
每一个队员都有“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
华晟是深圳福田区下沙小学的体育老师,得知多哥项目需要体育教练,他毫不犹豫地填表报了名。可是报名表交上去以后,他“犹豫”了,因为这个决定事先并没有征求家人的意见。
30岁的华晟最近刚当了父亲,孩子出生才四个月,妻子还没休完产假。他知道,到多哥服务一年,家里的一切重担都将压在妻子身上。然而,妻子对他的选择给予了充分理解,爽快地包揽了照顾“后方”的任务,这让华晟顿时打消了心中的顾虑,他不无骄傲地说:“我之所以能成为志愿者,是因为我的妻子做了一名‘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
远离亲人到非洲服务一年,这样的选择让不少队员都和华晟一样,有过面对家人的犹豫和为难。“而事实上,我们每一个队员身后,都有‘志愿者背后的志愿者’。”华晟说。
来自宝安区人民医院的向其国今年33岁,原本正打算今年结婚,但是对于已经做了8年义工的他来说,参与援外志愿服务,一直是难以割舍的梦想。在他看来,去多哥服务,是一个向世界展示深圳义工风采的机会,他决定一定要去。
“有人说,你去非洲服务,65岁的老母亲怎么办,准备结婚的爱人怎么办?”开朗幽默的向其国说,“我告诉他们,老母亲可以送回内地由姐姐照顾一年,未婚妻可以再多‘考虑’一年。”令他感动的是,为了他的梦想,母亲和未婚妻欣然接受了他的决定。
“深圳有18万义工,能够代表这个优秀的群体去非洲服务,把深圳义工精神带到非洲,我感到非常自豪!”解除了后顾之忧,向其国对多哥的志愿服务满怀憧憬,他还打算在网上开一个博客,名字就叫“在多哥的日子”,时刻与深圳的义工朋友们分享自己在多哥的感受与收获。
“80后”志愿者快乐传递爱心,积累人生财富
在赴多哥的20名志愿者中,一半以上是“80后”。在志愿者服务队队长薛铮眼中,他们充满阳光,有活力、有激情,富有爱心、乐于奉献,“特别能代表深圳这座青春之城的形象。”
擅长主持、表演的袁帅24岁,是队中年龄最小的志愿者之一,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一年。到多哥去当志愿者,是他一直在“寻找”的一个机会。“去年的汶川地震中,我看到了灾难中的人们是多么需要帮助,虽然当时没能去成灾区参加抗震救灾,但当志愿者的想法从那时起就在心里扎根了,所以一直在关注志愿者活动的消息……”
性格开朗活泼的袁帅说,他深信爱和快乐一样是可以传递的,因此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多哥项目。“没想过能做多大的贡献,只希望尽自己的能力,把志愿者的精神传递开来,在这个过程中,也许自己能够学到的东西更多。”
与袁帅同岁的王廷晋是一名“海归”硕士,今年刚从英国回国,凭着流利的英语和计算机网络专业学位,在深圳找一份好工作似乎不难,可还没等“安稳”下来,他又决定去非洲参加志愿服务了。他说,自己要利用在英国学到的专业知识努力服务,做到助人自助,给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下浓厚的一笔。
“80后”女孩韦金凤来自广西农村。她告诉记者,因为家庭条件不富裕,从上学到工作,都得到过很多人的无私帮助。“我感激他们,也希望能以有限的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 凭着多年的刻苦努力,韦金凤现在已经是深圳电信的一名项目经理,放弃这份工作一年时间,对她来说意味着不小的损失。对此她却不以为然:“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是一笔财富,我要做一个富有而知足的人!”
做好充足准备,到最苦最累的地方锻炼自己
在人们的印象中,非洲总是和战争、饥饿、疾病联系在一起。在赴多哥志愿者的培训课上,一位在西非地区工作多年的华为公司经理告诉他们,多哥的生活条件很差,当地居民在树上摘几颗果子就算是解决了温饱。最大的问题是水质差,即使是瓶装饮用水也不太干净,这都将给志愿者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困难。
对于即将开始的一年多哥生活,20名志愿者却显得没有太多忧虑,他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深圳盐田区外国语小学的体育老师蒋卫,是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名“超龄”队员。作为国家级田径裁判,39岁的她被破格选拔,被队友们称为“大姐”,并担任志愿者服务队的“生活委员”。
“朋友们听说我要去非洲,都特别担心,她们问我,那里有疟疾、艾滋病……你不害怕吗?”蒋卫笑着说,也许是因为学体育的人骨子里的勇敢,我会预想到困难,但是不会把困难想的太可怕,否则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了。
多哥是法语国家,语言障碍是志愿者们面临的又一个困难。为了适合多哥的生活,这些天他们一直在积极学习法语。“我们经过讨论,决定由法语较好的队友教大家学习法语日常用语,虽然之前没有接触过,但是我们相信大家一起苦练,能够在去多哥前学会至少50句常用的。”队员葛晶充满自信地说。
向其国每天随身带着一本《初级法语教程》,里面全是用中文标注的法语谐音:“笨猪”(早,bonjour)、“迈尔系”(谢谢,merci)、“得黑羊”(不用谢,de rien)……法律专业出身的他现在已经能顺利讲出20多句法语了。对于即将展开的多哥援外生活,他很有信心地说:“年轻人就应该到最苦最累的地方锻炼自己,就算那里条件比想象中的更为艰难,我也会挺下来的!”
担任“文化使者”,架设中非友谊桥梁
20名赴多哥志愿者的服务岗位,涵盖了中医、汉语、武术、乒乓球等中国“国粹”和高水平体育项目。因此,在多哥服务,他们在奉献爱心的同时,还将担任向非洲人民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文化使者”。
“只有了解一个人才会爱他。我们要让非洲人民更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人。”精通法语的留法硕士张媛说。
来自深圳宝安区中医院的刘镇有5年临床经验,拥有丰富的中医知识,他希望通过这次多哥援外服务,给非洲国家带去外国人眼中神秘的“东方医学”,传播中国的中医文化。
刘镇说,非洲多个国家的官员和医疗专家去年曾经到他所在的医院考察,当时客人们特别关注中医针灸理疗技术,一位患有关节病的非洲官员在当场接受针灸治疗后,对中医的神奇疗效赞叹不已,并表达了想把中医引进到当地的愿望,那次经历给了他很大启发。
“尽管因为文化差异,中医在亚洲以外的国家传播受到了很大限制,但是一门医学能否得到认可,重要的还是疗效。在多哥的服务中,我要用我的医术多为当地人民解除病痛,为中医在多哥的传播打下基础。”
体育老师华晟在多哥的服务岗位是乒乓球教练。他说,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但在非洲一些国家尚未普及,作为一名体育文化的传播者,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国的国球文化和精神传递到多哥,用这枚小小的银球架起中非友谊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