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每日新闻报》1月15日文章,原题:孔子学院遭遇危机2004年,中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登场。短短两年,孔子学院已遍布德国、美国、埃及、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多个国家。目前,至少有25个国家的40所大学与北京签订了合办协议,并仍有不少大学正在筹办,预计可达到100所。
西方人热衷学习中文,但担忧北京建孔子学院动机不单纯的人也不少。孔子学院只是北京为了让全世界关注其重新崛起的计划之一,计划还包括文化、国外援助、奥运等方面。这样,中国便可以借助这些“软力量” 增加国际影响。但北京强调,孔子学院成立初衷在于满足中文学习需要。
一些西方大学其实并不希望北京介入中文教学。德国东亚研究所主任博思认为,孔子学院的计划是北京的公关宣传项目,北京借充满魅力的中文文化来创造一种中国的正面形象。所以,有些学校并没有接受中国的援助来开设语言学院。他们不希望让北京来指导校方如何教授中文。
在迅速扩张后,孔子学院面临的危机也随之增加。孔子学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语言教材和教学大纲。有的学校教授与中国做生意方面的专业知识,有的则提供青少年的中文课外教学,还有的为当地教师及企业提供课程。
德国孔子学院建立后,将中文列为主修的大学生增长了两三倍。但成立后不到一年,学生人数就大量下降,有的学校如今只有十几个学生,从中国来的教师也迟迟未到。尽管有的学院中国教师配备齐全,但他们不了解西方文化与地域的差异,使得教法无法符合学生的需求。博思说,孔子学院需要很长时间来思考如何继续成长。(来源/《环球时报》,作者/米歇尔?绍格,青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