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于工业原料的惊人需求,目前已威胁到澳大利亚海军的战斗力!”这样一条荒唐的新闻,竟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3月11日的英国《金融时报》上。
精锐潜艇官兵被企业挖角
中国对工业原料的需求,为何会同澳大利亚海军扯上关系?所有看到标题的人心中都有同样的疑问。原来,事情最早起源于澳大利亚当地媒体的一则报道。
3月10日,在接受《澳大利亚人》报采访时,澳国防部长乔尔·菲茨吉本称,某些“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令澳大利亚采矿业获益良多,由此产生的巨额利润让不少身具一技之长的海军官兵眼红,于是纷纷放弃军职转投矿业公司旗下,给部队的正常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
“尤其不幸的是,潜艇部队与矿产开采行业恰好需要相同的技能,如对某些精密仪器的操作等。”菲茨吉本说,“现在的情况是,每到给士兵发工资的日子,总会有矿业公司的招聘人员在基地周围转悠,试图拉拢军人为他们工作。”据了解,澳海军拥有6艘“柯林斯”级常规潜艇,每艘潜艇需要45名官兵才能正常操作,但由于艇员缺编率高达37%,眼下只剩半数能随时投入作战行动。
“长此以往,我们快变成‘幽灵船’(指缺乏人员操作潜艇)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艇员的说法印证了国防部长的担忧。尽管军方一直强调这种程度的缺编尚不致延误日常战备,但明眼人都知道,在爆发军事危机时,仅仅3艘能够勉强开动的潜艇并不足以应付突发情况。
眼下,澳海军已经为潜艇兵开出了超过8万澳元(约合7.4万美元)的年薪,可仍然制止不了熟练人员的流失,招募新兵也变得异常困难。对此,《金融时报》的文章貌似严肃地评论道,同那些把中国作为“金主”的大公司竞争,澳军方根本毫无胜算。“同时,中国自己也拥有为数众多的先进潜艇,它们始终被澳大利亚视为影响地区军力平衡的潜在对手。”
非难中国缺乏真凭实据
有分析指出,澳大利亚军方选择在此时公开抱怨人员短缺,主要目的是为新一届工党政府即将发布的国防白皮书造势,希望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引起各界对军人待遇的关注。不过,《金融时报》等媒体借题发挥,将其与中国相联系的说法,未免荒谬。
众所周知,工业原料价格上涨是个全球性问题,中国并非拉高澳大利亚矿产价格的惟一因素;二者间跨国贸易所导致的就业结构变化,也属于经济规律作用下的正常现象。就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大凡经济前景看好的年代,参军对人们的吸引力都会相对减弱;澳军目前所面临的困难,也只不过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的必然结果。
另外,澳大利亚水兵特别不愿在潜艇上服役,人身安全也是其考量的重要因素。澳军的“柯林斯”级潜艇虽然号称世界领先,但在试航期间曾发生数次漏水和机械事故,作战系统和发动机的可靠性也屡遭非议。在这样一艘隐患成堆的潜艇里过上几个月不见天日的生活,明显不能被那些在和平年代散漫成性的年轻人所接受。
事实上,澳大利亚国防部也承认,投入不足才是引起一切问题的根本原因。按照菲茨吉本部长自己的说法,前任政府对于国防经费的分配缺乏明确规划,把太多的钱用来采购高价的“宙斯盾”战舰,反而忽视了对现有装备的改进维护和官兵待遇的提高,这种错误显然与中国因素毫不相干。(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