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中国新任驻法大使孔泉“迟迟”未获法国总统萨科齐接见的消息,在中文网络论坛里受到高度关注。在“藏独”势力挑起的事件中表现相当欠佳的法国难道真如某些人猜测的那样,在此敏感时刻成心怠慢早在3月8日就抵达巴黎的中国大使?
外交公约有规定
外交场合向来讲究谨言慎行,而且越是形势复杂之时,越应保持清醒客观的心智。想弄清法国总统是否怠慢中国,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相关外交礼仪与常识吧:
一、关于向另一国派驻使馆馆长(不仅指大使,还包括总领事等)。根据国际外交惯例和实际做法,各国确定驻外使馆馆长提名后,将馆长姓名和简历通知接受国政府,以征得对方对该人选的同意。《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以下简称《维》)规定:“派遣国对于拟派驻接受国使馆馆长人选务须查明其确已获得接受国同意”,又规定“接受国无须向派遣国说明不予同意之理由”。说通俗些,就是指甲国若要向乙国派馆长就一定要征得乙国明确同意,而乙国如不同意该人选,也不必向甲国说明理由。
二、使馆馆长如何算“到任”?新任馆长赴任前,须拜会对方国驻本国使节,后者为前者送行。前者抵接受国后,应尽快向其外长或礼宾司长递交国书副本,并商谈向该国首脑递交国书正本事宜。孔泉已于3月11日向法国外交部递交了国书副本。
什么是“国书”呢?一国大使到另一国赴任时,均携本国国家元首签署的“国书”委任状,即一封国家元首间的“介绍信”,其内容无非是请对方给予该新任使节一切应有信任和便利之类的谦谦之辞。国书包括正本和副本。
根据《维》规定,馆长到任时间可有两种算法:或递交国书正本,或递交国书副本;究竟采用哪种算法接受国有权自定,但必须统一对待。中国在此方面采取第一种算法,但承认外国使节抵达北京后即可履行职务。
目前还说不上怠慢
现在言归正传。这能否说明法国因“藏独”势力挑起的一系列事件而慢待中国呢?谨慎地说,目前看来,这种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其理由如下:
首先,宏观上看,“藏独”势力不会成为阻碍中法双边关系正常发展的绊脚石。中法两国一无地缘冲突,二无重大国家利益分歧。中法两大国之全面合作,给法国带来的利益绝非“藏独”势力所能比拟。
其次,就事论事地看,既然中国大使已抵法,并已递交国书副本,就说明法国早已明确认可我人选,否则法政府如要表示不满,完全可拒绝我人选或对我征询迟迟不作答复。
最后,法方截至目前也尚未接待其他国家的大使,还谈不上礼遇不均,在国际法理上也还说得通。况且如前文所述,一国元首因日程原因于一日集中接见数国使节,因而客观造成拖延的事例,在外交史上并不罕见。
中国前驻法大使吴建民在1998年赴法履新之际,曾被告知需等待两个月,对此法方也有详细解释。按法礼宾规定,大使未递交国书正本则不可参加总统新年团活动。出于实际工作需要,吴大使巧妙交涉,终获两全其美(详情请见吴建民的《在法国的外交生涯》一书)。从这段旧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外交事务中某些细节能反映和影响两国关系微妙变化,但仅凭目前情况就判定法总统冷落中国大使,则太过武断。因为如无特殊理由和考虑,新任大使一般都会尊重接受国安排。
当然,此次法方如能尽早接见则更为美事,在处理现时的中法矛盾问题上绝对可收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法国驻华大使道歉
法国在这次“藏独”事件中的某些做法令国人愤怒和失望,其实也令法国一些有识之士感到遗憾。
4月18日,法国驻华大使苏和在北京召开记者招待会,他表示,法国完全尊重中国和中国的主权。对于西藏问题,法国永远不会改变这一立场。苏和说:“看到金晶遭遇袭击,我自己也感觉心痛。”他表示,希望有机会拜访金晶,对此事致以歉意,并向金晶表达问候。另据使馆官员透露,袭击金晶的扰乱分子已被拘留。
综上所述,某些网民爱国之情可嘉,但他们在这敏感时期所做的猜测和结论仍略显匆忙。无论从中法关系长远发展趋势看,还是从具体事情的细节看,我们尚难发现法国有意冻结对华关系的充分证据。“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法关系的未来是明朗的,也是大势所趋。对此,我们实在应该保持一份大国国民的自信和从容。(芦一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