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汉语热”越来越盛,据统计,全球学汉语总人数已达4000万。但不少人学了一两年,还不能与中国人进行简单的交流。缺乏良好、有针对性的教材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近日在柏林召开的名为“趋势与合作”的研讨会上,中德两国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合作编写外语教材是一条必经之路。
德语区汉语教学协会主席、柏林自由大学的德国教师顾安达博士举了两个很典型的例子,证明目前汉语教材的困境。教材里的汉字“失”,用德语解释为“verlieren”(丢掉),但是如果一个德国学生到中国去,说“我的钱包失了”,一定会让中国人捧腹大笑。有的教材特别介绍筷子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但教材却不介绍欧洲人点菜和中国人点菜的区别。欧洲人一般各点各的,中国人多数是一起点菜,这也是中欧文化的不同之处。学了这样教材的德国人,到了中国,很可能吃一顿饭都会闹笑话。
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中外汉语教材的编写应有所区别。
据了解,通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在,英语国家的外国人学汉语情况尚好,也有一定的教材编写经验。但是,使用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国家,还需要做大量工作。而这些国家学汉语的人并不少。以德国为例,60余所高校设有正式的汉语课程,200多所中学提供汉语教学,注册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到2万人。
研讨会上,德语区汉语教学协会与中国国际出版集团、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国驻德使馆教育处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表示要致力于编写一套既符合孔子学院教学要求,又符合德国相关法律,并且贴近外国学生需求的好教材。(刘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