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些外国政府和国际组织与中国财政部合作,为中国许多领域发展提供了资金和技术援助。这些援助项目效果如何?是否适合当地、是否有利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日前,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随中国媒体联合采访团实地采访了几个外国援华项目。
现代化垃圾处理服务首都
德国是中国在经济合作领域最重要的双边合作伙伴之一。为了支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年的中德财政合作逐渐向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管理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倾斜。北京市南城垃圾处理、安徽长江防护林和青海太阳能光伏电站等项目,都是在德方财政支持的基础上结出的合作硕果。
北京市南城垃圾处理系统由5个子项目组成,负责处理北京市的宣武、崇文两区和丰台、朝阳部分地区的垃圾,处理能力为2000吨/天,服务人口达250万,该系统由德国赠款1994万欧元和中方配套资金2.9亿元人民币合作建成。
在朝阳区的小武基转运站,记者看到生活垃圾在此被筛分为0—15mm、15—60mm、60mm以上3种粒径,中粒径的垃圾因富含有机物质而作为原料最终被制成堆肥。这样既实现了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又达到了无害化的要求。北京市政管理委员会委员刘敬表示,德方提供的不仅是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引入了垃圾系统化处理的模式,为保障首都的环境卫生做出了贡献。
可持续造林模式受好评
中德财政合作支持的安徽长江防护林项目,以扩大和恢复森林植被、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为目标,自1996年开始已实施两期,其中一期被评为全国优秀项目,得到了中德双方政府的表彰。
记者在潜山县和石台县走访了山地林场、生态果园、林业站点,与农户现场交流,切实感受了项目实施后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一片由银杏、茶叶和板栗组成的生态混合林前,安徽省林业厅长程鹏副告诉记者,通过中德财政合作引入了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并将财政援助和人才培训相结合,开发出一套用材与防护、生态与扶贫相结合的可持续森林经营模式,对项目区的生态、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在安徽考察的德国专家密斯博士也对中国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积极致力于环境保护大为赞赏。
可再生能源发电造福农村
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青海、新疆、云南和甘肃的农村离网地区,德国方面通过财政合作提供支持,为约200个村落安装了太阳能发电设备。
在距西宁市200多公里的刚察县恩乃村刚察大寺,记者参观了2006年投入使用的光伏电站和僧人朋措的住所。作为机手(电站管理人员),朋措感到非常自豪,他说,这个电站解决了当地60户、近300人的用电问题,寺里安装了计算机用以管理寺院事务,他自己还用计算机完成了一部诗歌集的写作。据了解,青海省已建成12座村落太阳能光伏电站,改善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条件,其中农村卫生所和学校受益最大。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受德国政府委托长期致力于中德财政合作,该行驻北京代表处项目经理高爱贺强调,德方注重合作项目的可持续性运营,关注具体执行情况,并由国内外专业咨询机构合作验收,收效十分良好。
引入农业先进设备与理念
采访期间,黑龙江垦区芬兰政府贷款项目也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2004年以来,黑龙江垦区实际利用芬兰政府贷款391万欧元,购置各种农业机械152台,其中芬兰产125马力拖拉机95台。黑龙江农垦总局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王丛江表示,该项目共培训农机管理和驾驶操作人员1000余人次,为垦区培养了一批懂管理、懂维修的技术人才,为黑龙江垦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振兴民族航道疏浚产业
航道疏浚是近年来新兴的行业,科技含量较高。据上海航道局所属中港疏浚公司高级工程师金华介绍,2007年5月,该公司利用北欧投资银行贷款680.5万欧元,投产了“新海虎”号疏浚挖泥船。这艘船的设计舱容量为1.35万立方米,采取了“国内设计、国内建造、关键设备进口”的模式,开创了大型耙吸挖泥船“国轮国造”模式之先河。该船是目前中国国内最先进、舱容量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之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正在申请国家科技进步奖项,并已参加国际项目施工。(陈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