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北京特色小吃——天兴居炒肝
|
|
时间:2009-10-15 |
|
天兴居炒肝店是由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创业的会仙居与 1930年创业的天兴居于1956年合并而成,距今已有一百三十六年的 历史。两店合并后,为了保持北京炒肝的风味特色,由原会仙居的 老师傅掌灶,博采两家优良的传统制作方法和管理方式,才使北京炒肝继承发扬。 在改革开放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按传统程序,精心制作的炒肝,更是久负盛名。在1992年被北京市商业委员会及北京市文物事业管理局确认为“北京老字号”1997年在北京名点名菜鉴定展示会上,天兴居炒肝荣获“北京名小吃” 称号,在1997年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中再次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位于鲜鱼口。隶属先达饮食公司。建筑面积102平方米,营业面积40平方米。职工24人。1956年由会仙居、天兴居公私合营合并而成。1992年被授予中华老字号。会仙居创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天兴居创建于1933年。清同治元年刘永奎和妻子在鲜鱼口中间路南开一酒馆,经营小菜和“折萝”(把饭庄剩饭菜再加工而成)。颇受喜爱,收入大增。遂定名会仙居。1900年,《北京晨报》的主持人杨曼青,常来此店,建议将“白水杂碎”中的心肺去掉,用除去腥臭味洗净的猪肠猪肝为原料,加上葱、姜、蒜末酱色和勾芡,定名“炒肝”。稀稠适度,色泽喜人,香味朴鼻,将其盛入喇叭形小碗如宝盏含晶,吃时不用筷子和勺,只需手托碗底,嘴唇沿着碗边转着喝,别有风味。1930年,在会仙居对面又开张一家炒肝店,定名“天兴居”。1956年,会仙居与天兴居合并,挂上“天兴居饭馆”的牌匾。聘原天兴居经理后代沙德亮为经理,由会仙居做炒肝技术最好的师傅掌灶,另专设洗肠子车间,使北京炒肝得以继承。1997年营业收入98.63万元,创税7.85万元。1992年天兴居“北京炒肝”在京被评为“北京十大名小吃”。1997年在首届全国中华名小吃认定会上,天兴居的“北京炒肝”被评为“中华名小吃”并获得中国烹饪协会的奖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