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牐牫ぐ步质枪岽┍本┒?西的通衢大道,不仅有华夏第一街的美称,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今天,这条街及其延长线上有许多中央和国家机关,政治色彩极浓。然而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这条街的西部(西长安街)还是一条繁华热闹的商业街。
?牐牭蹦辏?西长安街曾集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不亚于“东四、西单、鼓楼前”的繁华和热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有十二家店名带春字的饭庄。这十二家饭庄,被人称为“十二春”。“十二春”包括庆林春、方壶春、东亚春、大陆春、新陆春、鹿鸣春、四如春、宣南春、万家春、玉壶春、同春园、淮杨春,不多不少十二家。后来,有人为了与“七大居”、“八大楼”相呼应,选了其中八家,故又称“八大春”。“八大春”与“十二春”在量上有所区别,但性质上没有变化,都是以经营江苏、淮扬菜肴为主。北京人喜欢在饮食上讲时髦和时尚,在吃的方面颇为讲究和内行。当年,“鲁菜”一直占居首位,皆因为从清帝后,王公大臣都对“鲁菜”情有独钟。而御膳房、寿膳房的御厨都来自山东,“鲁菜”风靡一时是很正常的。
?牐牭搅嗣窆?之后,北洋政府的官员、议员、总长之类的“大员”来自江浙的不少,食用家乡菜就成了一种需求和愿望。于是,一些商人因势利导,相继在西长安街上开设了江苏、淮扬口味的饭庄。
?牐犠雎蚵羯?意,需讲求“商业地理学”,开店时要摸清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来往人等的消费习惯和水平。那时,西长安街附近有许多北洋政府的机关衙门,而且离国会(今新华社院内)很近,而这些人中江浙籍的人不少,所以淮扬菜系的饭庄在这里云集就很自然了。所谓淮扬菜主要指淮安、扬州、镇江三处的菜肴尤以扬州菜称著。
?牐犜?“长安十二春”中,最早开业的是淮扬春。据考,淮扬春是民国初年开业的,最初开于西长安街路南,由江苏人夏万荣开办。淮扬菜讲究选择、刀工、火工,特点是原汁原味,咸甜相宜,肥而不腻,烂而不糊,清香爽口,回味悠长。不仅适合南方人的口味,北方人也十分受用,故而在西长安街上开业多年而经久不衷。如今,淮扬春从西长安街迁址到三里河仍在营业,是否还有当年风味,不得而知。
?牐犃硪淮?“春”字饭庄同春园也享有盛名,它主要以苏帮菜为特长,在烹制河鱼湖蟹菜肴上十分出众。其中荷包鲫鱼、松鼠桂鱼、砂锅鱼头、烧鳝段等等,最为拿手。几年前同春园还在西单十字路口营业,如今不知迁往何处。
?牐牷囱锊舜?入北京是很久以前的事,据说当年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时,曾将江南的一些高厨带到北京。但是那时淮扬菜仅仅是在御膳房里,平民百姓难以问津,而有了“长安十二春”之后,方在北京盛传,成为了百姓菜肴。
?牐犖夜?的饭庄、饭馆、饭铺虽然档次不同,菜肴也有东西南北酸甜苦辣之分,但都有一个统一的功能,即是与亲朋好友聚会之处。人们在交杯换盏之中,增进了友谊和交情。“长安十二春”自然也如此,当年许多文人学者在这里呼朋唤友,切磋学问,联络感情。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曾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佥事的鲁迅先生,就多次倘佯于长安街,在“十二春”里与文会友。如他在1926年(民国十五年)5月10日的日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牐?“午后得语堂信,招饮于大陆春……”语堂,即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一度与鲁迅先生关系十分密切,故而在“十二春”的大陆春里“招饮”。大陆春的红烧羊肚菌等菜肴是他们的“当家菜”,很受食客欢迎,来此就餐者络绎不绝。大陆春在西单,离鲁迅就职的教育部很近,每逢有客人或者同乡来京,鲁迅喜欢在长安街就近招待,而淮扬风味的“十二春”又适宜南方人的口味,鲁迅在这里招待客人饮宴,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牐?1928年,“国都南迁”,北京改称北平,一些政府机关迁到了南京,而当时在北京主政的张作霖父子和“奉军”是东北人,性喜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的绿林方式,对淮扬菜兴趣不大,“十二春”失去了消费群体,再加上军阀混乱,南北交通不畅,许多菜肴原料供应不上,长安街上的“十二春”相继停业,除还剩下同春园几家外,大多数都不复存在了。
?牐?“十二春”的出现,虽时间只有十几年左右,但带动了西长安街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当地的繁荣。这里一度成为繁华闹市。而且还有了新新大剧院(即后来的首都电影院)、中央电影院(今日的北京音乐厅)和长安戏院等娱乐场所。一些人在“十二春”用餐之后,便会到这里消遣娱乐。如果不是有“长安十二春”,西长安街很难有那时的繁华。
?牐牫?了影剧院之外,在这里还出现了“理发一条街”。老北京人最初只习惯于在剃头棚或者剃头挑子理发。因为有了“十二春”,招来不少“新诟”人物,如学者、教授、职员等等,这些人对剃头棚是没有兴趣的,于是有人在这里开了“中国理发馆”。据当时的书刊介绍,这家理发馆有理发技师40余人,并以“式样新奇,价目低廉”来招徕,不仅吸引了“新诟”人物,老北京人也知道了理发馆的妙处了。由此可见,“长安十二春”绝非是昙花一现,其有很深远的意义,它的存在、发展和衰败,与当时的社会形势、生活状态有很大关系。
?牐牨本┯?“东富西贵”之说,其实西城地区的富户亦不少,而这些富户对“十二春”的兴旺是很有作用的。据老人传言,住在白塔寺南丁章胡同的一个富户,时以食“十二春”的菜肴为乐,他让“下人”每天去一家饭庄定菜,几天一循环,月月如此。他是江苏镇江人,对淮扬菜是很有研究的。
?牐牨本┑囊恍┙淌凇⒀д叨?“十二春”也颇为关注,他们之中的一些人也是烹饪高手,发明了诸如“胡适之汤”、“马先生汤”等等,而这些菜肴也曾出现在“十二春”的菜谱上。
?牐?“十二春”的当家者多为镇江、扬州、苏州人士,因此,他们也将当地的文化也带到了北京。“十二春”的伙计们与京城小饭庄的伙计很不一样,他们与顾客打招呼时,不像北京小饭庄的伙计那样大声吆喝:“来了你呐,往里请!”表现出京味文化与江南文化的区别。当客人进店时,他们也热情招呼,但细声细语,给人以温馨之感。
?牐牻?“十二春”用餐的人,多为学者及北洋政府的官员和议会议员,这些人有文化,所以“十二春”在店堂的装璜、布置上,也突出文化色彩,店内悬挂名人字画,而不是什么“莫谈国事”、“概不赊欠”之类的东西。其中有一家曾挂有“三杯两盏扬场去,莫问前程路坎坷”的条幅,颇为引人注目。从里到外都有文化氛围。
?牐?“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十二春”在红红火火一阵子之后,终于销声匿迹了,它们的消失,并非是顾客口味发生了变化,而是证明了餐饮这个行业也存在着与时俱进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十二春”在北京的历史上留下了一笔,虽不是重彩,但回忆起来也挺有趣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