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两年来,“有机食品”这一概念不断见诸报章,也开始出现在市场和百姓的餐桌。“有机食品”作为一种商品进行国际贸易只是近一、二十年才出现的,但“有机食品”的生产在国际上已有很长的历史,大约在1920年开始形成。当时,随着化学合成肥料技术的应用,欧洲的农民特别是英国和德国的农民,感觉到农业的生产力和固有的肥力在下降,因而开始了在农业生产中抵制化学肥料的尝试。有机农业的推广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从绿色运动获得了新的动力。1972年,农民以及科学工作者和消费者建立了当今最有影响的有机农业组织———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
一、有机食品是有机农业生产体系的产物
有机食品需要符合以下5个条件:(1)原料必须来自已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2)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标准;(3)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4)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影响最小;(5)必须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的认证。
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包括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等)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有机食品在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绝对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而其他食品则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2)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基因工程生产的种子、饲料、药物、食品配料、添加剂等,其他类型的食品没有这方面的限制;(3)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对质量管理的要求要比其他食品严格得多。有机食品在生产中,必须发展替代常规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技术和方法,建立严格的质量跟踪管理体系,因此一般需要有一个转换期或过渡期;(4)有机食品在整个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更强调环境的安全性,突出人类、自然和社会的持续和协调发展。
可以认为,有机食品是环境标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认证是对食品安全的认证。同时,其生产过程贯穿了生态学思想与生态保护的理念,运用了现代的质量管理原则,因而它也是对农业生产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
二、有机食品的研究、市场开发、认证工作蓬勃发展
我国的有机农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生态农业的基础。1990年,受荷兰有机认证机构的委托,在我国茶园和茶叶加工厂进行了中国境内的首次有机认证检查,迄今为止,OFDC已经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环保或其他相关部门设立了分中心,还在部分城市成立了办公室。在1999年初,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有机食品已经开始得到欧盟有机食品管理机构的承认,并已经进入欧洲的有机食品市场。OFDC的认证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基本与国际接轨,有望在2002年底获得I-FOAM的认可。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产品)的研究、开发、咨询与认证工作正在蓬勃发展,基地建设和市场开发增长也很快,最早参与有机食品开发的是一批贸易商,开发的品种主要是天然的有机食品,如:高山茶叶、东北大豆、野生果品、中药材等。随着需求的多样化,我国开发的有机食品的种类也在迅速增加。迄今为止,经OFDC和其他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食品有粮食、蔬菜、水果、茶叶、蜂蜜、天然香料、中药材、奶制品、禽畜产品和水产品等近200个品种,其中很多产品已销往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等地。近年来还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进行了有机棉花的生产和认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机食品出口贸易额已从1995年的30万美元,增加到2000年的3000多万美元。截至2001年底,已经建成产供销一条龙的有机食品生产企业近200家,经OFDC认证的按有机方式种植的有机转换生产和有机生产的作物面积达到45万亩。预计,今后我国有机食品的年增长率在30%以上。
三、发展有机食品产业是时代进步的要求
1.是食品安全的保证2001年,食品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主要因为疯牛病、口蹄疫以及其他食品卫生危机的频频爆发。疯牛病等疫病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世界牛肉生产与出口的下降。2001年欧盟的牛肉需求下降了10%。大力发展转基因农业正在成为一些国家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但世界对转基因作物的反对呼声日渐高涨。由于欧盟国家大众普遍反对转基因作物,因此导致自1998年以来,欧盟国家就不再批准任何新的转基因作物,美国出口欧盟的玉米在1997至1998年间下降了96%。我国食品安全的问题也很突出。有毒大米、食用蔬菜出现农药中毒的事件屡屡发生。
2.是加入世贸组织清除绿色壁垒的有效手段
虽然世贸组织禁止设立非关税壁垒,但实际上发达国家还是通过各种手段设置贸易障碍,绿色壁垒即是重要途径之一。绿色壁垒大致包括以下内容:(1)绿色技术标准,如发达国家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实施的ISO9000系列标准和ISO14000的环境管理体系;(2)绿色环境标志;(3)绿色包装制度;(4)绿色卫生检疫制度;(5)绿色补贴。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绿色壁垒将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由于滥用农药、环境污染,我国的一些出口的拳头产品,如茶叶、食用菌、水产品等已日渐减少。由于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品,不含转基因成分,有机食品符合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需求。今后几年,国际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将超过1000亿美元。我们必须努力发展有机食品产业,改变绿色壁垒对我国造成的负面效应。
3.是保护生态、维持环境与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
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生产可以在农村资源污染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机农业的本质决定它重视生产体系的内部循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外部物质和能量投入的依赖;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了营养物质流失到河流湖泊。同时,它重视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可以充分吸纳畜禽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有机农业拒绝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减少了农药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有机农业拒绝基因工程生物,强调轮作和多样化种植,强调保护天敌栖息地,控制水土流失,限制对野生植物的采集,对自然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4.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加入世贸组织后,客观上要求我们加大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力度,引导和支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这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和扩大国内需求的关键。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如蔬菜、水果、畜产品、水产品等,有机农业按照国际标准进行生产、加工,劳动力的投入较多,对外部物资和能量投入的需求较少,生产的有机食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高的价格,既可以提高农业综合实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又可以缓解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增加农民就业和收入。
四、保证有机食品健康有序地发展
要保证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必须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健全有机食品管理的法律和法规体系。由于有机食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许多发达国家相继推出相关的有机食品法规和标准。2003年以后,非欧盟国家的有机产品要进入欧盟市场必须进入欧盟认可的第三国有机产品准入名单。而进入第三国名单必须有与欧盟类似的国家有机产品法规、生产标准和认证管理体系。因此要参照国际标准和法规,尽快建立完善我国有机食品法规体系,对外与外国政府的有机食品相关法规对接互认,对内规范有机食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2)加强监管体系的组织。在中国大陆境内进行有机认证或类似于有机认证的机构,除了国内的组织外,还有来自美国、德国、瑞士、荷兰、日本等国家的有机产品颁证机构。国内外认证机构的介入对促进我国有机产品生产和贸易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也使我国的有机产品认证工作出现质量难以统一的混乱状态。如果不加以控制,不仅将损害国内外消费者的利益,也必将损害真正从事有机农业生产的农民和有机食品加工贸易者的利益。
(3)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各地应因地制宜,按照业内专家的指导,严格执行有机生产标准,在有条件的地区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生产,切忌一哄而上。同时各地各部门在生产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对有机食品市场和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技术的研究,为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市场化真正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和信息服务。
(4)加大有机食品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的力度。在国内外有机食品技术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有机农业生产的技术难点,推广现有成熟技术,完善有机食品的科研开发、咨询和推广服务体系。
(5)加大宣传力度。我国的有机食品开发有着潜在的巨大国内市场。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和进入国内市场销售的有机产品有限,大陆消费者普遍对有机产品概念缺乏了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如果能做好宣传,有机食品将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