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旗下的万年花城楼盘
这几年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越来越多,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每当有上市公司公布股权激励计划亦或是行权公告时,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评论家们带着艳羡的眼神肆意批评,他们见不得高管们得到激励,甚至搬出和谐社会来上纲上线。
高管们得到激励被大肆宣扬和肆意批评,但高管们股权激励泡汤却缺乏足够的关注。一个多月前万科发布公告,由于2008年度业绩考核指标未能达成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要求,公司原定授予激励对象的股票已通过公开市场出售,所获得资金6.2亿元返还到公司指定账号。
这个鲜活的事实告诉我们,如果没有给股东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那看上去很美的股权激励计划所带来的巨额财富不过是外表光鲜的肥皂泡而已。在我的印象当中,这似乎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第一例由于业绩未达标而导致终止的股权激励特色计划,也彻底打破了股权激励计划等于百分百财富的潜规则,也让那些红眼病患者不再一味地聒噪股权激励对于和谐社会的不和谐。
万科成为股权激励计划终止第一例,多少有些冤屈。因为2008年业绩未达预期有相当的原因是由整个房地产行业甚至是整个宏观经济走势所决定的,但是股东是要拿事实来说话的,万科管理层未能实现事先约定的业绩目标,自然得按照未达标的处理办法放弃事先约定的巨额财富。
万科的职业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这一课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万科股权激励计划设计的职业性。早先我也曾分析过万科的股权激励计划,这份计划为万科高管们带来可能的巨额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限制性条款和合理目标,这些条款和目标确保管理层只有在为股东创造相应价值的前提下才能够获得那份巨额财富,这一层职业性确保了万科高管层目标与公司目标的一致性。第二个层面是万科管理层对待业绩考核的职业性。在巨额财富面前,如果万科高管们稍微东些心思,也许万科就能够拿出一份满足业绩考核指标的财务报表,这对于中国的上市公司高管们来说绝不是一个难题。但是在6.2亿元的财富面前,王石的团队选择了职业性。
对于企业管理层和社会公众来说,我想可以从中得到两点启发。第一点是企业家享有股权激励计划是理所应当的。从要素参与分配的角度来看,企业家才能与土地与资本一样能够创造价值,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企业家的劳动是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多倍和自乘,自然有资格参与激励性更强的股权激励。因此,再也不要拿和谐社会来给股权激励戴高帽子,拿和谐社会说事儿的那些批评家们最好能够多宣传万科本次股权激励计划的终止,让公众明白不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不付出艰辛的劳动,再多的股权激励也只是一场黄粱梦。第二点,上市公司的股东和高管们应当学习万科股权激励计划的职业性,要把设计股权激励计划的出发点放在为股东创造价值上,而不是为了给高管们更大的激励,为了激励而激励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各种限制性条件形同虚设,高管们伸伸手就能够着业绩考核指标,自己得到了财富而企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价值回报。这也正是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遭受广泛批评的重要原因,这样的行为才会妨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向万科致敬!更要向万科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