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石作胡同往南,出胡同南口,就到了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这条马路现在叫景山前街。原来从大高玄殿以西,到三座门的位置这一段不叫景山前街而是叫作三座门大街。后来三座门大街并入景山前街,所以现在这段路就通通叫做了景山前街。在这条大街上,从北海南门到大石作胡同南口之间,曾有一座小院落,现在它的门牌是景山前街25号,而70多年前它的老门牌叫三座门大街14号。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是由靳以、巴金和郑振铎等人创办的大型文学刊物《文学季刊》的编辑部所在地。《文学季刊》在当时存在的时间不长,只有短短的两年,然而它却如一颗闪耀的新星,发出了无比灿烂的光芒,它的存在照亮了当时整个文学界。在《文学季刊》出版的八期刊物中,许多新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都是通过它最先和读者见面的。像我们所熟悉的著名作家曹禺的巨著《雷雨》就是在这个文学刊物上首先发表的。巴金先生曾在《回忆曹禺》一文中写道:“北平三座门大街十四号南屋,故事是从这里开始的。靳以把家宝(曹禺原名为万家宝)一部稿子交给我看,在南屋客厅旁那间蓝纸糊壁的阴暗小屋里,我一口气读完了数百页的原稿。一幕人生的大悲剧在我面前展开,我被深深震动了!”后来在巴金先生的力荐之下《雷雨》终于在《文学季刊》第三期上发表了,就这样文学巨著《雷雨》就“诞生”在了三座门大街十四号。
在王辛笛先生的回忆文章里对三座门大街14号曾有过着这样的描述,“当年巴金和靳以在三座门大街租下一个小小的庭院,宁静而干净,三间朝南的平房,门向东开,窗前有一两棵树,屋内的陈设很简单。”在王辛笛先生的笔下,三座门大街14号是多么恬静的庭院呀。
上星期我去探访三座门大街,发现那里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街上盖起了许多时髦的小楼。好容易找到了一个老街坊,我向她打听三座门大街14号在那里,她想了想说:“就在大石作胡同南口,你往西去,挨着北景园的那个院子应该就是了。”我顺着她的指引,在景山前街的街面上我找到了那个院子。院门是凹在街里的,如果不仔细看,一不留神就会将它错过。朱红色的院门半敞着,院里的平房还保持着旧貌。只是院中搭建的小房使院子里显得十分的拥挤。小房将院中辟出狭窄的过道仅供一人通行。院里种了许多花,特别是还有几株在城市中少见的向日葵令我有些惊讶。院中宁静依旧,只是有些杂乱。
在院子里我遇到了在这里居住了有五十年的老居民,我问他,“您这里原来是三座门大街14号?”老人想了想说:“对呀,原来是三座门大街14号,后来就改成了景山前街25号,改了有好多年了。”后来老人还向我介绍这所院子先是故宫的单身宿舍,后来改成了职工宿舍。他们一家就是改为职工宿舍那会儿搬进来的。老人还说,后来院子里的房子大多已经翻建了,老房子基本没有了,院门还是原来的但是门墩已经是新的了。我问他知不知道,七十多年前这里是《文学季刊》的编辑部时,老人很惊讶表示不知道,并且说三十年代的老居民这里已经一个都没有了……
日看到卞之琳先生2000年写的《三座门大街十四号琐忆》文章说:“六十多年前的室内情景也只有少数几个局中人挂在琐忆中。”七十多年后我再去寻找当年的院子时,也是人非物非,只留下了一段追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