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巍峨的紫禁城到美如仙境的颐和园,从肃穆的清东陵西陵,到承德的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当人们陶醉于湖光山色、徜徉于精妙绝伦的宫阙前时,可知晓这红墙黄瓦的建筑是何人设计建造?可知晓这占据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五分之一的辉煌建筑,都与一个家族的名字相联系。它就叫———“样式雷”。
机遇·天才·努力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师》一文中写道:“在清朝(1644—1911)二百六十余年间,北京皇室的建筑师成了世袭的职位。在十七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来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因为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从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负责的。这个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
样式雷祖籍江西永修,从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于康熙年间由江宁来到北京,到第七代样式雷雷廷昌在光绪末年逝世,雷家有七代为皇家进行宫殿、园囿、陵寝以及衙署、庙宇等设计和修建工程。因为雷家几代都是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用今天话说就是首席建筑设计师),即被世人尊称为“样式雷”,也有口语话“样子雷”的叫法。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一位匠人,由江宁来到北京海淀镇,他就是样式雷第一代———雷发达,他是应募到北京从事皇家建筑工程的,由此开始了雷氏七代长达200多年的清代样式房掌案生涯。据文献记载,雷发达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是样式雷的鼻祖,而营造学社的朱启钤先生在《样式雷考》一文中指出,在样式雷家族中,声誉最好,名气最大,最受朝廷赏识的应是第二代的雷金玉。他因修建圆明园而开始执掌样式房的工作,是雷家第一位任此职务的人。“样式房一业终清之世,最有声于匠家,系自金玉始也。”朱启钤此番评论是符合史实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长期从事中国传统建筑和“样式雷”研究的王其亨教授说,康熙在《畅春园记》里曾经提到他非常牵挂一位杰出的匠师,即指雷金玉。
雷金玉(1659—1729年),字良生,祖籍江西南康府建昌县(今永修县),乃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的第二代传人。他继承父业在营造所供职,并投充内务府包衣旗(相当于皇室的家奴)。康熙帝在“沃野平畴、澄波远岫”的海淀修建皇家园囿———畅春园,内务府营造司从包衣上三旗抽调众多工匠营建皇苑,雷金玉被召进建园工匠队伍,承领楠木作工程。在为畅春园正殿上梁的施工中,因技术超群而立大功,被皇帝亲自召见,受到表彰和奖励,赏七品官衔,食七品俸禄。从此雷金玉艺名誉满京城,在宫廷和皇家园林建设中日益受到垂青及重用。雍正时期大规模扩建圆明园,这时年逾六旬的雷金玉,应召担任圆明园样式房掌案,带领工匠设计制作殿台楼阁和园庭的画样、烫样,指导施工,对圆明园的设计和建造工程贡献很大。雷金玉在70多岁去世后,雍正皇帝特地降旨由国家拨银通过驿站送其回江宁归葬,在当时对建筑师而言,是一种极高的待遇。
此后雷氏家族共有七代人接续持掌“样式房”,其中雷金玉的孙辈雷家玺更为出色,万寿山、玉泉山、香山、避暑山庄等工程均出自他手。
实践·智慧·积累
“样式雷”图档是指清代雷氏家族绘制的建筑图样、烫样、工程做法及相关文献,存世逾两万件。在清代皇家建筑的营造中,样式雷世家参与的设计,包括城市、宫殿、坛庙、园林、行宫、陵寝、府邸等等,都留有大量的设计图样和烫样。这些图样为纸质,图案采用写意的方法,并在图纸上注明做成什么样即可,工匠看到图纸就会明白,而不是用现在的制图方式表现。但需要度量的图,与现在的设计图无异。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现存样式雷图纸超过上万件,是巨大的文化遗产。
烫样是指按照实物比例缩小的木制模型,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因模型需要烫蜡,还要熨斗,故称烫样。遗留至今的样式雷烫样,从内容上看,有圆明园、万春园、颐和园、北海、中南海、故宫、景山、天坛、东陵等处,其中以同治重修圆明园时期制作烫样居多。从形式上看,烫样有两种类型:一是单座建筑烫样,表现拟盖的单座建筑情况,全面反映其形式、色彩、材料和尺寸数据,如“地安门”烫样,从其外观上可以看出地安门是一座单檐歇山顶的建筑。一种是组群建筑烫样。多以一个院落或一个景区为单位,除单座建筑,要表现建筑组群的布局和周边环境情况,如“画舫斋”烫样,既可看到单座建筑情况又可领略这一景区的组群布局和环境布置。
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寺庙、陵墓还是园林、住宅,它们的个体和群体形象都是一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包括建材、结构方式、施工方法等)诸方面条件的综合产物。所以说,样式雷图档是清代皇家建筑设计及营造活动的真实记录,不仅对于研究清代建筑历史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揭示营建活动的整体背景以及探寻清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史实,都具有很大价值并起到参证弥补史籍或其它清代档案载述不足的作用。
从康熙中叶一直到民国初期,雷氏家族从事这个职业长达200多年并在后来有意保留图档,一是北方的气候条件比较适宜保存图纸,二是为了自身职业的需要。当时,清代帝王需要集全国最优秀的建筑师为其设计建造各种建筑,雷氏家族为了维系自身的职业地位,让后代从小就学习这个设计业务和相关知识,还将上交宫中的图纸之外的所有设计底图留在家里,让孩子熟悉,培养提高其专业技能,比如前朝陵寝的图纸,下一朝按照体制,有些设计可照搬过来,因此从雷景修时雷家便开始积攒图纸等资料了,如雷景修他父亲雷家玺在嘉庆初年设计的图纸,及嘉庆朝设计故宫之图,且收集的范围不单局限于图纸,其它的文献、文字也都大量保留下来。
但由于清王朝的灭亡,封建专制政体的瓦解,客观上不需要一个专门的设计机构为其服务,来体现一个王族的意志。“五四”以后的反传统潮流又使皇家建筑设计失去了职业荣耀与舆论支持,特别是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民族工商业得到高速发展,民间和政府机构大规模修建洋楼和工厂,样式雷家族所从事的园林、宫殿和陵墓设计逐渐失去了市场。
家境败落后,雷廷昌与雷献瑞商量卖掉一部分图纸和烫样。“当时的估价是卖4700块大洋,但最后1500大洋就卖了。”“光图纸跟烫样拉了满满十卡车。”其实早在民国时期,洋人在民间便开始收集样式雷图档,而且影响越来越大,最后惊动了“中国营造学社”的朱启钤,他决定一举买断。经过谈判、动员、折中,最终使样式雷部分图档收归今天的国家图书馆,而买图档的钱全是化缘所得,朱启钤自己一张图纸未留,全都献给国家,爱国丹诚,皎然可见,那一代的老知识分子表现出的职业道德的确令今人肃然起敬。
心血·瑰宝·永存
“样式雷”这个名称虽然曾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但其留给后人的伟大作品在东方甚至世界依然光彩熠熠,这些渗透着“样式雷”智慧和劳动人民心血的功力綦深的艺术精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奇葩。
王其亨教授认为:“在全世界,找不到这样一个家族,前后延续200多年,一直从事最高级建筑的设计,遗留下来的作品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就有故宫、天坛、颐和园、避暑山庄、清东陵、清西陵等,在作品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世界各国古代建筑师中,恐怕找不到一个样式雷这样的建筑世家,竟然能有这样重大的影响。”藉此评价,样式雷世家不单纯是为清代皇家建造设计作品,实际也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承建树了不朽的功勋,做出了杰出贡献。事实上,直至今天我们依旧享受着这些世界级的艺术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