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去模仿西方成功企业走过的道路。”傅忠(JosephFuller)开宗明义,说起对中国企业的看法也是毫不含糊。他是摩立特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这是一家与哈佛商学院有密切关系的全球著名咨询公司。
1983年,摩立特集团成立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剑桥市,作为全球领先的战略咨询公司,数位创始人均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执教或者从事研究工作,其中迈克尔·波特教授(MichaelPorter)更被尊为“竞争战略之父”、“战略管理大师”。
在北京参加美国《商业周刊》第十一届CEO峰会的间隙,傅忠接受了专访。
创新商业模式
傅忠认为,目前在全球领先的中国企业可以归纳进几个类目:一个就是公司可以基于它的成本来竞争,那些公司目前正在转向附加值高的地方,并非只是基础性产品;第二类公司就像阿里巴巴,这些公司完全就是关注于中国本土市场,来服务于中国的客户。
然而相对于成功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来说,中国目前的企业在生物技术、电信、电子等领域并没有太多的顶尖企业,而欧美企业已经长期在这些行业成为领军者。
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诸如生物技术、电信这些行业更是需要全球标准的产业,有非常重要的技术,这些产业的公司或是有非常长历史的公司,它们不断在进行创新,比如西门子或者GE,或者它们和世界领先的研究机构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傅忠给予这些产业中的中国企业的建议首先是耐心,因为这些产业的发展需要时间,其次就是不能去模仿西方成熟企业的模式。
1991年印度政府实行全方位的经济改革后,虽然放松了对外国资本的限制,取消了所有行业的市场准入障碍,但印度公司并没有盲目推崇西方的经营模式,他们不断在探寻自己的发展道路,比如著名的印度塔塔集团则把低成本技术研发模式贯彻到了极致。
从这些印度企业身上可以发现,对于中国或者印度的企业,基于西方成熟的商业模式进行创造或者运营一家公司,那个不会起到什么作用,他们必须考虑自己不同的定位,咨询公司把其称之为竞争力优势。
美国现在要生产某种高科技产品,要花费的平均成本可能是10亿美元,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而且具有风险,而在印度走的是模仿型的低成本开发路线。傅忠坦言,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是适合中国的。
中国企业如何可持续发展
那么对这些中国企业来说,具体该如何来进行创新和研发呢?
傅忠认为,首先要更加宽泛地来理解创新,不要只是把创新认为就是技术,比如说对客户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强烈地影响创新,这对于中国的公司来说是一个好的方面。
其次,要扩大公司的关系网络,与那些中国以外的货物提供者、客户甚至是竞争对手建立关系,因为现在发现创新不仅仅是公司内部的一项任务,而且也是与其他人的一种合作,所以中国的企业其实有很多的机会去接触中国以外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寻求合作。
同时,无论是在中国本土资本市场,还是去到海外的市场,中国众多的企业已经有意识地通过多层次的市场来进行融资,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养料”。
在傅忠看来,目前许多的中国企业上市融资,就是提供了很好的资金来源使其有实力去买其他的公司或者投资于其他的公司,来维持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获得更多的市场、品牌和技术。
傅忠肯定地认为,中国未来可以在世界上的一些领域成为很重要的参与者,比如工程、数学、科技,这些体系现在变得越来越成为国际化的体系了。过一段时间,中国会成为一些能力和技术的中心,尤其是在工程领域,机械、化学、电力都极有可能。
对于可持续发展,傅忠认为,可持续本身是一个产业,有很好的投资回报,很好地建立品牌形象,如果做得好可以赚更多的钱,因此许多中国的公司需要去改变它们的意识。
个人简历
傅忠是摩立特集团创始人之一,现任集团首席执行官。在两个当今全球最热点的领域:生命科学和电信行业,他都有资深的咨询经历,并帮助行业领军企业和重要国家监管部门进行战略咨询,咨询的重点是创新在企业和国家建立竞争优势过程中的角色。
他曾作为“极优等毕业生”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哈佛商学院,现在是哈佛商学院顾问委员会成员,哈佛商学院基金会执行委员会成员,菲力士泛优逊远东有限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