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不仅是经济、政治的快速发展,更是文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西红门镇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西红门镇在全镇27个村设均建设了文化大院,在西红门镇文体中心的示范和带动下,形成了中心辐射,多点“开花”的文化大院建设格局。
一、以文体活动中心为突破,强调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亮点。
文体活动中心的建设是西红门镇文化建设中的一个亮点。2007年,西红门镇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区、镇两级先后投资150余万元,对文体活动中心进行了内部改造,建设了一个200平米的数字影厅,可同时容纳120观看电影;一个200平米大兴图书馆西红门分馆,图书馆分为借阅区、阅览区、休息区三个区域,现有图书2万余册。目前西红门镇文体活动中心已完成群众活动大厅、数字影厅、图书阅览馆、艺术中心、学习中心5个功能区的全面建设和改造。
二、以文化大院为阵地,形成点面结合的文化建设格局。
从2003年开始,西红门镇就充分利用北京市文化局每年给予各村社的1.5万元文化大院扶持资金,将其全部用于村级文化设施建设,使得文化大院建设越来越突出特色。一村文化大院投资20万元建成了600平米的群众文化馆,突出了大型文化活动特色;志远庄在文化大院内设有小舞台;大生庄则新建600平米的群众文化场所和200平米的村级阅览室;大白楼村更强调健身与文化教育功能。今年,配合新农村建设,西红门镇政府又利用大兴区文委投资的114万元,为5个村社更新了文化大院基础设施建设、为14个村安装了数字放映机。同时,由大兴区文委出资为各乡镇配备的1辆流动电影放映车和电影放映设备也已顺利驶入并活跃在西红门镇各村社的文化大院中,为群众送去了知识与欢乐,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三、以农村文化队伍建设为保障,提升文化队伍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目前,西红门镇已实现村村都有群众文化活动队,人数达1000多名。每年我们都要组织各村社文化骨干参加两次新秧歌培训,经过培训后文化骨干再将所学内容传授给群众。
今年,我们在文化队伍建设上从“三步入手”注重了资源整合。一是将社区文化队伍和村社文化队伍进行整合,通过交流学习,促进村社队伍的提高;二是在现有的32支文化队伍基础上,组建和发展特色队伍,并向正规化队伍发展,如:团河艺术团,已取得大兴区文委颁发的演出资格证,四村的满族秧歌在多次区级表演中获得好评,并在全国满族秧歌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活跃在西红门文体中心的还有京剧团、管乐队、交谊舞蹈队等;三是注重与市、区级有关部门加强联系与沟通,通过市级折子工程,将更高档次的文艺团体引入村社,指导本镇文化队伍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