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
|
|
|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
|
服务热线:010-68232149
Email:tese@xue.me
MSN:tese2009@live.cn |
|
|
|
|
让“后花园”彰显园林魅力
|
|
时间:2009-06-22
|
|
仲夏时节,从繁华喧嚣的宝鸡市区沿宝平公路经过半小时车程,一走出清爽迷人的千阳岭,那郁郁葱葱的园林、碧波荡漾的湖面就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每当夜晚来临,千阳县城中心喷泉四射,各条主街道华灯溢彩,千河公园、文化广场、望鲁广场、燕伋塾院、东海大道……处处游人如织,休闲、游玩、纳凉的县城市民随处可见,一个绿色和谐的宝鸡后花园呈现在人们面前。初次来到这里的人不禁驻足、流连;熟悉这里的人由衷地欣喜、感叹:“这都是创园带来的新变化!”
大气魄规划
财政穷县能不能建成国家园林县城?千阳县委、县政府领导响亮地回答——能!千阳县财政并不富裕,人口也只有全国的万分之一,是宝鸡市一个实实在在的山区小县。但近年来,该县却以拥有国家卫生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国家生态示范县等众多名片而成为西府一颗璀璨的明珠。
对创建工作,领导们的意见高度一致: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撷取省级园林县城的牌匾之后,县上又响亮地提出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的更高目标。县委书记亲自任组长,县长、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迅速成立了创建国家园林县城领导小组,并抽调有关部门20多名骨干力量,组建了规划建设、综合协调、管理维护、卫生整治、督查宣传和秘书后勤六个工作小组,负责全县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各乡镇、部门、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工作网络。结合实际制订下发了《千阳县创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目标,将创建任务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人头,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在全县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直接抓、建设单位具体抓、有关部门协同抓的工作机制,为开展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县上组织有关专家,相继编制完成了千阳县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望鲁台景观规划、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及水沟镇等5个建制镇的总体建设规划,提出了“千河两岸建设城郊防护林带,城内建立带状、楔型、组团式绿地系统,合理布设公园、游园、广场,外围抓好风景区建设”的创建园林县城工作思路,按照“总体增绿量、点线出精品、街路上水平、村落补空白”的绿化理念,确定了“一环一横三纵”的绿化格局和模式,沿县城周边建设环形防护林带,沿千河与冯家山水库两岸建成横形绿带,沿冯坊河、西河沟接惠家沟和东河沟建成三条纵向林带,高品位规划出完善科学的县城绿地系统。
大手笔建设
围绕创园工作,千阳县先后投资2.2亿元,实施了市政建设、拆迁改造、配套服务、县城亮化、环卫改造等五大城市建设工程,大手笔建设提升了城市品味和载体服务功能。
市政建设方面,在完成东大街、西大街等13条街巷拓宽改造的基础上,近两年来,该县按照县城西扩南移总体规划,先后完成了东海路拓宽改造、千河公园二期、文化广场、望鲁广场、平江营休闲广场、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处理厂、城市供气、商业步行街建设、西河沟综合治理等十大城建工程,总投资超过1亿元。投资1548万元的千河城区橡胶坝工程建成投用,加快了县城生态治理步伐。千中路拓宽改建、东河沟综合治理、宝平路综合整治等城建工程今年也启动实施,县城载体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在配套服务方面,先后建成了2座汽修城、1座拖拉机修理城,整修了西关市场、水果市场、蔬菜市场和西河沟北段综合市场,改建了千阳商场,建起了便民市场,机动车辆的占道修理和小摊小贩的乱摆摊点等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为了营造新的城市景观,该县先后完成了东大街、千河公园、文化广场、千河橡胶坝、商业步行街等重点工程的亮化美化,新安装路灯604盏、景观灯65盏、花灯15盏,实现了“背街小巷全亮化”。今年初县上启动实施了东河沟防洪保安暨生态治理工程,彻底根治了城区卫生死角,购置环保式垃圾桶500个、压缩式垃圾清运车2辆,建成移动式公厕5座,全面改善了城区环卫设施条件,县领导分片包抓环境污染源头治理工作,先后对荣盛茧丝绸公司、飞天乳业、兴盛千岭水泥、人民医院等排污单位进行了污染治理,完善了污水处理场治污设施,提高了治污能力。
城市建设最大的难度在于拆迁。千阳县按照“谁开发、谁拆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开发建设优惠政策,吸引开发商参与县城开发,妥善安置拆迁群众。近三年全县共拆迁单位和居民户210户、5万多平方米。结合拆迁,县上启动实施了城内村一组、二组住宅楼、新民四组综合楼工程,城区拆迁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县城人均住房面积目前已达到28.5平方米。
大理念管理
如今,千阳县城人均公共绿地12.3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46.6%、“一河两沟”防护林带40多万平方米,绿化南山和北坡8.7万平方米,沿千河两岸、宝中铁路和宝平公路两侧栽植树木、花草200万余株,建设铁路、公路、水渠“三边”防护林30多万平方米,橡胶坝水面3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水面达到21平方米,千湖国家湿地公园栽植芦苇700亩,速生杨防浪林153亩,成为人人向往的“宝鸡后花园”。
干净整洁是每一个初来者对千阳县城的第一印象。在这个近两万人的城区街道,找一片乱扔的纸屑、见一个随口吐痰的行人都是比较困难的事。究其原因,该县建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他们建立并坚持了监管部门一条线、主管部门一条线、保洁队伍一条线、干部职工一条线、老干部义务队伍一条线、“门前四包”卫生监督员一条线的“六线运作”市容管理模式,对县城街巷、城区绿化地段坚持做到一日三扫,全天保洁。同时,县上不断强化城区综合执法,组织有关部门对城区环境综合治理,对损坏花草树木、破坏绿化设施、乱摆摊点、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现象进行专项整治。县上还定期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学校师生等上街开展卫生大清理活动,并使之成为常态,开展的“我为创卫添光彩”、“环保小卫士”、青年志愿者义务保洁服务队等活动,带动了全体市民共同参与城市综合整治的积极性,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卫生意识明显提高,县城公共卫生明显好转,宝鸡近郊后花园的生态园林魅力得到最大化的彰显。
(记者杨彦 通讯员李发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