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近两年来,北京交通大学全面落实“质量工程”,注重抓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制订并实施了新的本科人才培养计划,逐步建立起与一流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为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学校在培养计划设计过程中,强化了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加大了课时量,并要求每个专业均设置8-10门专业主干课程,每门课程不少于4个学分。同时,学校提高了对主干课程授课要求,要求将知识传授与研究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所有专业主干课程小班授课,全面实施研究性教学,以问题为导向,以大作业、专题研究、课程设计、阅读报告、研究性实验等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学习,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构建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在新一轮培养计划中,学校对学生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一体化设计,构建了做学融合的科研训练体系。该体系纵向分为科研训练课程、科研活动、学科竞赛三个系列,横向分为基础层、专业基础层和提高层三个层次,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结果与过程的结合,确保科研训练和创新实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该体系中的科研训练课程群,主要通过专业导论、科研技能训练、专业研究方法、研究性专题等课程,强化学生思维方法与研究方法的训练,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知识体系整体框架和各层次、各模块关系,逐步建立起知识体系整体概念。同时,该体系中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体系和学科竞赛体系,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科学研究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科研兴趣,使学生逐步掌握科研方法,具备初步研究能力。
——突出跨文化交流能力培养。在新一轮培养计划中,学校通过大学英语课程、双语课程、学术讲座、文献选读、中高级英语选修课程以及竞赛等课外活动,确保学生英语学习4年不间断。其中,学校开设的专业基础和专业的双语系列课程,聘请了国内外知名学者为学生进行双语授课,并及时在教学内容中引入国内外学科最新进展情况,切实提高了学生应用英语学习和掌握学科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学校设置的相关课程学分互认机制,实现了与国外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衔接,使学生可自主选择学校各类国际合作项目,前往国外进行联合培养、短期交流、暑期实践以及参观访问等。此外,学校还积极为学生提供参与国际科研项目开发与研究的机会,促使学生增长专业知识和技能、扩展知识领域、开阔国际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