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透过金融危机表象重新审视国家战略
|
|
时间:2009-06-01 |
|
当前国内外的金融价格与经济形势发生差别性的走势,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特别是以美国股票价格为特征的主要金融价格指标呈现反复震荡趋势。另一方面是全球经济不景气中有迹象减轻衰退压力,又接近低谷乃至复苏的可能,在全球救市力度加大中,全球经济前景有变数,经济问题与金融价格具有诸多难以理解和必须全面思考的问题,有许多值得深刻思考和全面分析的角度。
笔者认为当前的国际经济金融问题超越历史、超脱现实,具有很强的个别国家主见和国家利益,并非简单价格、短期价值、单一经济和传统认知可以确定投资方向或选择政策措施。笔者对于当前形势与敏感问题的思考有以下几点见解。
当前经济问题本质是价的变量而不是质的恶化
面对全球百年危机,金融市场谈论危机的价格认知与政策应对已经完全有别于历史任何阶段的模式与表现,进而所谓金融危机的结果至今并没有导致任何一个国家不可控制和不可驾驭;即使个别国家出现了所谓的国家信用风险,但是至今尚没有造成类似亚洲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无论金融风险、经济风险或国家风险,都在各自控制力范围之内,其中关键问题是这次所谓金融危机的模式与过去比较有变异,这次所谓经济衰退的内涵与过去具有明显不同。
首先所谓金融危机使心理危机超越实际危机,价格失控演变为价格不可承受,尚没有达到实体经济和实质经济的恶化。无论美国经济、英国经济、俄罗斯经济和中国经济的核心是价格急剧错落所导致的企业不可承受或经济不可承受,并没有像当年的泰国、当年的墨西哥,甚至当年的日本所导致的企业倒闭、金融机构倒闭、社会挤兑,乃政府倒戈。目前从世界经济竞争力看,尽管美国经济因金融风暴产生巨大的压力和困难,但是美国经济竞争力依然是世界经济第一,美国经济本质没有变。欧洲和日本经济已经进入衰退,但是他们的经济比例依然占据世界经济的30%-40%,日本依然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而更多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风暴中被看作金融避风港或经济主力,但是发展中国家依然是世界经济补充和辅助力量,而不是主导力量。
现实金融问题实际是制的变革而不是利的多少
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型金融危机,引起金融市场关注的焦点是银行、金融机构亏损与利润下降,特别是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的全球十大银行已经改变美国银行引领局面,进而金融市场更加担忧与恐慌美国金融风暴。然而,透过美国金融风暴中美国金融制度的变化至对策,我们看到的是美国放弃投资银行,推进商业银行;美国放弃私人银行,强化政府参与和解救。值得比较的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改革则完全反向美国改变与改革。他们所放弃的是政府行为,强化的是市场行为;强化的是投资银行,减少的是商业银行,而更多发展中国家和全球风潮使减少政府行为和强化市场因素。因此,简单的金融风暴价格上下与利润多少背后是银行金融制度改革与发展问题,是发展与改革模式与框架问题。而当前金融市场过于集中对价格和利润的关注,困扰在美国制度建设混淆的美国银行金融竞争力问题;而这种关注则忽略整体与局部、多数与少数的比较性的全面考量,更多偏颇在美国金融机构倒闭数量和未来预期,有所忽略乃至严重忽略美国总量和总体。最新的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承保的银行目前一共有8309家,这些银行的总资产规模达13.61万亿美元,存款总额为8.75亿美元,美国金融机构和银行的全球第一依然难以改变,更何况金融实力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市场影响、产品规模和制度效率上,而这些美国依然占有很强和很大的地位和实力。金融是信誉和信用产业,简单数量是金融实力的一面,而更重要的是金融战略效率和产品收益的搭配与远见。金融现实是力量和效率对比,金融未来是制度主导和收益竞争。
未来危机问题根本是战略的筹谋而不是价格的短见
透过过去与当前很多问题的争论,笔者观察的见解是,美国将长期战略置于短期策略应对之中,长期中设定短期对策,进而美国可以从被动变为主动,从一荣俱荣的霸权主导变为防止一损俱损的搭配对应。因此我们看到美国所谓金融危机与别国价格对应的差别。经历过金融危机的国家面临的是股票和汇率同时暴跌,而美国是股票下跌、汇率上涨,进而在美国去年9月16日美国投行雷曼事件特色突出之后的美国资本流入连续两个月达上千亿,9月份达到1800亿美元,10月份达到2400亿美元,其中美元上涨的贡献度是十分重要的。全年美元指数没有跌破70点,美国道琼斯指数没有跌破7000点,并非是简单或短期技术问题,而是具有美国自我需求和自我控制的战略选择。回想2008年上半年美元贬值,美国经济得到稳固,美国并没有出现之前2007年第四季度金融市场普遍预期的美国经济在2008年上半年进入衰退;虽然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在2008年12月宣布在2007年12月份美国经济进入了衰退,但是从季度指标看,美国经济在2008年上半年分别达到0.9%和2.8%的经济增长率,其中美元贬值的作用是有效的,对经济风险具有缓解作用。回想2008年下半年美元升值,美国经济脆弱增大,但美国资本流入大幅度增加;面对金融风暴的加剧恶化,美元脱离经济、脱离国际规律,逆行恐慌心理上升,美国有明确的战略布局和自我需求,进而美国所谓金融危机的美元表现不仅是技术和策略,是美国战略意愿的高端与远见。美国所谓金融危机的价格选择是美国战略的体现,是自我控制力的效率。美国的过于自我获得利益需求和结构调节、有效保护自己和谋略他人、长远勾画价值和制度改革。
国家战略问题核心是自己的明确而不是大的短见
美国作为具有充分历史经验和充分市场基础的金融战略大国,金融战略的成功和有效是前瞻、远见和防范观念决定的,而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清楚自我和清醒的自我。美国人“会哭”是因为美国人明确自我难点和弱点,进而美国针对自我问题调节美元汇率的走势,不会让美元走势丧失投资信心,也不会让美元走势伤害经济结构;美国人“会玩”是因为美国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地位,尤其是面对欧元挑战美元霸权和分割美元份额,美元是以退为进、以守为攻,采取搭配与组合货币手段,制造欧元麻烦和混乱,进而形成欧元运行10年中的欧元价格难以自主、欧元悲观逐渐上升、欧元风险逐渐加大。而美国大中玩小、强中玩弱完全是出于自我长远利益的考虑和决策。因此,金融市场并不能透过美元短期价格评估长期价值。作为最为重要和强大而且有充分经验和历史乃至主见的大国,美元风险和信用压力不仅置于国际金融市场再关注,美国自己恐怕早已在预谋和筹划之中,进而我们看到美元信用债务在扩张,而美国资源储备在增加,无论石油或黄金,美国储备在快速增加,增加的这些价格是在下跌,这不是简单的顺势而为,而是深谋远虑。所有金融市场价格与资源商品价格的走势中,具有美国手脚的体现,短期价格透视的是长远战略和谋略。
国际竞争问题焦点是效率的远见高端而不是数量的简单罗列与堆积
一个国家无论战略、技术、政策、策略,焦点是效率,而不是数量和规模。当今的国际货币和金融规模竞争中的简单价格、价值与份额比较欧元难以抗衡美元,在国际经济规模竞争中的长远较量中日本经济难以抗衡美国经济,在国际信誉和信心竞争中的影响作用中,中国难以抗拒美国,中国人民币汇率受到美元舆论捆绑、价格捆绑、制度捆绑。相当成熟的发达国家在储备实际有用的战略性资源,而有点缺失或不够成熟的发展中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却在关注数量、比例乃规模问题。而从中国思维角度看,我们更关注自己的进步、进展,而有时忽略国际竞争的进步、进展,中国经济增长力,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竞争力不相上下。仅从金融规模角度看,中国与全球关注的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2.23万亿美元,可全世界外汇市场规模一天已经上升到5万亿美元,这如何比较和评估?观望近期国际金融市场的变数,国际黄金价格已经脱离传统理论连接的预期水准。尤其是去年至今黄金价格无论从避险应对危机角度,或地缘政治风险层面,黄金价格并没有依据传统理论上行;相反在全球危机压力以及经济环境变量之中却脱离理论界定的作用逆市上行,近一周里黄金价格突破900美元、突破950美元关口,上涨幅度加快,市场分析放置到美国股票暴跌,甚至再度破8000点作为理由;但是回想美国股票去年连续跌破关口也未能拉动黄金价格,似乎这种论点过于简单了。
黄金价格的高涨表面值得观察的是储备和购买黄金趋势,这不仅预示黄金魅力没有丧失,相反更提示我们关注长远,并非眼前,其中也包括石油价格与石油储备之间的变化观察。黄金价格折射的思考不是价格,而是策略乃战略,作为最发达的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和金融大国,如此有经验和精明的国家,难道会置金融市场评估的未来风险于不顾,去冒市场已经估量到的风险结果吗?市场已经估量到的美元风险或许恰恰将不会是风险,市场能够估计到的美国金融高端、前瞻与主宰一定估计到了。因此市场需要防范的不是一再说的风险,而是不说乃突发的风险,而这种风险是有迹象可以观察和思考到的。美国防范风险与控制风险更注重效率结果与未来胜数。
中国的焦点是结构与产品滞后于效率与制度
面对国际急风暴雨中的中国经济,除去政策与市场舆论普遍认定的消费不足,从产业结构和行业搭配看,中国更需要急切解决农业短缺和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中国必须实现农业的突破或改革。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国情的特色和中国经济困境的焦点已经毫不掩饰的突出农业和农村的不足和缺失这一重大课题。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与农业的严重失调导致农业低端渗入高端工业和城市,拖累与牵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端与高效,有时甚至形成城市化和工业化与农业的不协调和不谐和的矛盾,这些或许恰恰是不利于中国和谐发展和有效进步的核心问题。
笔者所说之言是力图从中国社会以及产业结构扭曲角度促进我国的有效改革突破,而不能在迂回关键问题等待、观望甚至以防范危机为理由,丧失改革机会与发展机会。第一,中国农业的改革在农村广阔领域,在于农村劳动力的解放和高效,即农业现代化、科学化尤其是规模化的发展与管理模式;第二,中国农村的改革关键在于提高农民收入,在于农民通过劳动所得提升生活与财富水准,即专业化、知识化以及投资化的教育与规模改革与管理将成为农业和农村改变的特征;第三,中国农业的改革在于农业的走出去和引进来的中国需求性的国际合作,在于农民高级化和国际化的提升与改观。综合而言,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改革需要决心、认知、方案、制度以及战略高度的综合有效实施,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城乡失衡、工农失衡,改善城乡统筹和工农统筹的基础与战略。因此,中国所关注的焦点改革应将从传统的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的基础去强化三驾马车新型和创新的行进轨道的“润滑”与“快速”动力,推进三大行业和产业的均衡、和谐和高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