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立足特色的分级展示为基础;
以多层渗透的优势资源为依托;
以精细完善的专业咨询为保障;
以创新的整合传播方式为带动;
打造“立足特色、名满天下”
的特色扬名系统! |
|
|
|
|
|
|
“嘉兴模式”让乡镇图书馆活起来
|
|
时间:2009-06-01 |
|
“从前农村看书难、借书难,农闲没事做了,聚在一起只能打扑克,小孩子没人管,到处乱跑。”一位正在浙江嘉兴市新余镇大秦村图书流动站看书的村民告诉记者,“自从村里设了图书流通站,而且与市图书馆实行了联网,我们可以随时进行图书预约、网上续借、馆藏书目查询等,又方便又快捷。周末来这里看书的人都是坐得满满的,大家的学习热情都挺高。”
打破图书馆的“篱笆墙”
4月的一个下午,32岁的外来务工人员周红晓像往常一样,来到嘉兴南湖区大桥镇图书馆看书。他告诉记者:“这里环境幽雅安静,可以翻翻专业书籍提高自己,也可以看看世界名著开阔眼界。”
记者看到,在大约800平方米的图书馆里,不少中青年人正在看书、看报,也有人在上网浏览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提供的各种内容,阅览室里半数以上是孩子。大桥镇副镇长冯小云说:“开办这个图书馆真是一件好事!村民不出大桥镇的门,就可以享受到和城里一样的图书资源。”她介绍,大桥镇图书馆的房子、书架、电脑等由镇里提供,每年还会得到市、区各10万元的经费补助;书籍由嘉兴市图书馆定期周转而来,图书保持在3万册左右,报刊300种。
正式开馆不到两年,大桥镇图书馆接待的读者已经超过了21万人次,借出图书9.2万多册,办理了2500多张借书证。大桥镇图书馆馆长季慧娟告诉记者,每个月他们都会收到由总馆通过快递调拨过来的500本图书;这里的读者还可以通过网络预约到嘉兴市总馆或其他乡镇图书分馆的任何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
像大桥镇这样的乡镇图书馆分馆,目前在嘉兴已经先后建成开放20个,图书流通站已经覆盖了嘉兴的每一个行政村。这些星罗棋布、建在城乡百姓家门口的图书馆,给大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有的乡镇分馆读者总数、外借册次甚至超过了县级图书馆。
图书馆总分馆建设是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中明确的未来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嘉兴打破了图书馆“分割据守”的格局,通过建立流动机制,让“死”书“活”了起来,在实现乡镇、村(社区)图书馆(室)全覆盖的同时,实现文献资源的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并实行书刊借阅全市“一卡通”,被图书馆业界称为“嘉兴模式”。
消除图书馆服务的城乡差别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水平存在着较大反差,乡镇居民很难和城里人一样享受到公共图书馆服务。嘉兴市图书馆馆长章明丽告诉记者,乡镇图书馆普遍存在缺少经费、资源匮乏、人员不稳等问题,图书馆的城乡差别这一全国通病,制约了大多数农村居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分享。
村民夏小宁是嘉兴某工厂的青年女工,她告诉记者:“我特别喜欢看小说,以前都要去镇上借阅,要走很远的路。现在流动站有2000多册图书、50多种期刊,基本上能满足我平常阅读的需要了。一到周末,我哪儿都不去,只想坐在这里看书,我喜欢这里的氛围和环境。”
嘉兴市采取“三级投入”和“集中管理”的保障措施,确保各级图书馆建得起、流得动、用得好。在市本级范围内,总分馆体系中的乡镇分馆建设和运营保障由市、区、乡镇三级政府共同投入,三级政府财政投入的乡镇图书馆运营经费,由作为总馆的市图书馆集中支配使用。每新建一个乡镇分馆所需费用由市、区、乡镇三级财政均摊,不足部分由乡镇财政补齐。在乡镇分馆建成进入正常运营阶段后,市、区、乡镇三级政府财政每年还将分别投入10万元,用于保障分馆的正常运营。“显然,没有财力的支撑,不可能有‘嘉兴模式’,但财力的支撑,说到底是观念的支撑。”章明丽说。
专家认为,“嘉兴模式”的主要特点在于“政府主导、多级投入、集中管理、资源共享”。“政府主导、多级投入”,明确了图书馆建设的主体责任在政府,强调了每一级政府相应的责任,适应了现行财政体制,分散了基层图书馆建设的财政压力,促进了乡镇分馆的建设。“集中管理、资源共享”使人财物管理权限层级上移,有利于形成与总分馆制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特点相适应的人财物保障条件,保证了基层图书馆业务开展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