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广州日报评论精粹,广州日报理论评论部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有人形容,传媒如同一副担子,一头挑着新闻信息,一头挑着观点评论。这个比喻形象地点明了评论的重要性。正因为如此,评论也成为现代传媒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媒体竞争的制高点。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的许多报纸都开设了自己的评论栏目和评论版,各大门户网站也设有专门的观点频道,评论成为一种社会意见的普遍表达方式,各种观点得以在媒体上竞相亮相。有传媒研究者将这轮评论热潮称之为继19世纪末以上海《时务报》为代表、20世纪40年代以《大公报》、《观察》为代表的两次“评论热”后的第三次时评勃兴。
传媒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进步相伴随行。评论勃兴的背后,是社会公共领域的日益扩大,是公众对新闻知情权要求的增加,是公民社会的成长与壮大,同时,也是媒体竞争的产物。因此,这本评论集的产生,既是这一轮评论热潮的真实写照,也是广州日报“内容为王”品牌战略的具体体现。
高质量的新闻产品是报业品牌的生命线。在提供新闻信息上,广州日报一直坚持“追求最出色的新闻”的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在提供观点上,我们坚持“追求最有说服力的评论”,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评论版在短短几年中几经变革,不断探索。2003年,广州日报始设评论版“茶亭”,一周只有两个版面,以读者投稿为主,杂文居多;此后,“茶亭”改为“热评”,评论的新闻性大大增强,评论风格短、平、快,力求在第一时间对读者热议的新闻进行评论;2006年4月,“热评”版更名为“评论版”,内容做出很大调整,以专家和学者的稿件为主,重在阐释、分析国内国际的重大新闻事件。半年后,“热评”又进行扩容,增加了“重头戏”——社评,反映本报对当天重大新闻事件的态度和立场,并重新恢复了读者来稿的内容,最终发展成目前一周六个版,有社评、专论、众论、网议、聊吧、漫画等多个栏目,品种较多,层次多样的版面。
社评是本报评论精心打造的一个栏目。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评论和全民博客的兴起,到处都是不同的声音和观点,形成众说纷纭的局面,在一片喧嚣中要突出主流媒体自己的声音,掌握话语权,光有传统的社论和本报评论员文章,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作为市委机关报,同时又是一张市场化的报纸,对于大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不能沉默、失语,一定要及时发声、理性建言,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引导市民在多种判断中进行理性抉择,同时也能给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彰显主流大报的社会责任。社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两年下来,近四百篇评论,内容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法制等各个方面,《一切造假者都是纸老虎》、《敢于说不方显行业协会本色》、《牙防组功大于过是伪论断》等文章,均是既获得读者好评,又受到相关部门的好评。
说服力是保证评论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新闻要避免同质化,评论亦是如此。目前,评论已经出现选题相同、价值判断的标准和结论相同、作者相同的“同质化”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要摆脱同质化评论,做到有说服力,必须突出自己的特点,找到适合的角度,形成自己独有的价值判断。我们将说服力定位为关注民生、权威解读、理性建言三个方面,并贯彻于编辑选稿、约稿,评论员写稿的过程中,力求将“说服力”打造为广州日报评论的品牌。
关注民生,是说服力的基础。如果根本就不是读者关心的话题,也就谈不上说服力了。视角民生,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想问题,才能以理服人;权威解读,是说服力的重要手段。不能说外行话,对要评论的事件一定是基于精准事实认知上,提供精准的事实判断,这样才能使人信服。理性建言,是说服力的体现。意气用事、煽风点火只会使事态发展越来越糟,只有理性和建设性地剖析问题,才能有助于事情的良性发展。
本书收进的评论,是这几年我们探索“最具说服力评论”的成果,既有本报评论员撰写的社评,也有热心读者的众论、知名专家学者的个论、漫画等,虽然是已经在报纸上刊发过,但是,文章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和人文关怀却不会时过境迁。
(戴玉庆 作者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广州日报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