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书展特设了“科普读书日”,但到展区一看,满眼是营养菜谱、育儿问答、养生宝典……本土科普读物专攻油盐酱醋?
薯片、花生、妙脆角、面包圈和苹果,出现在科普杂志里会是什么角色?讲解“健康饮食”或者“营养均衡”?最近一期《环球科学》,将这5样吃的东西放到一起,模拟宇宙形状模型,解释“时空维度”研究的新假说。
顶尖科技的深度解读+时尚亮丽的包装,引进版科普杂志呈现着“酷科学”。但这股“热风”似乎并未吹拂到本土的科普图书,其创作和出版几近“冰点”。今年的上海书展特设了一个“科普读书日”,但到展区一看,满眼是营养菜谱、育儿问答、养生宝典,科技前沿的新发现新进展差不多全被“油盐酱醋”挤出了书页。新锐科普作家称,科普不能只是“生活百科”,而要让大众暂时跳离现实世界,放远目光、放开想象,得到智慧的愉悦和精神的满足。
“时尚科学”,新锐科普穿起时装
《十万个为什么》和《奥秘》,曾是国内科普领域的“领军”读物。小学、中学时代,几乎人人捧读“为什么”,每个月等着《奥秘》讲神秘故事,这是很多“70后”记忆中关于科普的第一印象。如今,国内科普图书的现状又如何呢?
“制作上半年国内科普图书排行榜时,只收集到了20多本书;排行榜上列前8位的,还都是引进版。”科普社团“科学松鼠会”,目前在国内小有名气,它的创办者、科普作家姬十三告诉记者,眼下本土的科普图书其实多是健康生活类的,且干脆以此为名号,因此能吸引读者;看看书架上,有几本书的“上架建议”写着“科普”?姬十三说:“科普不是没有读者,本土科普图书止步‘生活百科’留出了空缺,科普杂志借助‘时尚科学’越来越热。”
科普杂志如今已在白领阅读中撬走了一块市场,成为和旅游、地理、计算机技术等平起平坐的杂志新锐。脱胎于欧洲发行量最大科普期刊的《新发现》,美国读者文摘推出的中文版《普知》,和意大利合作的《Newton科学世界》,有《科学美国人》血统的《环球科学》……科普读物迷随口就能报出10余种“引进版”科学杂志。而《Discovery》等原版科普,也是许多大学生的最爱。
看看它们的目录,会发现科学其实可以被描绘得很时尚很好玩。世界顶尖实验室的研究成果,“非主流”科学怪人的博文,都在这些杂志中有一席之地。齿轮状麦田怪圈,解出小数点后8位圆周率;从娱乐大片中的“霸王如狗”,说到恐龙行为学研究;还编出了H1N1流感病毒的“家谱”。最近一期《环球科学》中《5种零食揭示宇宙形状》一文,复杂的宇宙新模型被“拆解”成流行零食:反向弯曲的薯片、非均衡膨胀的花生、冷热不均的妙脆角、多维的面包圈、有凹有凸的苹果。就算不能完全理解,“食物理论物理”也让“馋嘴”尝到了一点科学的味道。
“深度科普”,科学也有距离美感
新锐科普将“科技前沿”做成“时尚前线”,本土科普图书却转型“生活百科”。“想要复兴本土科普图书,需要更多行家参与。”上海科技出版社的朱礼龙告诉记者,海外顶尖科技实验室做科普的理念和形式值得我们学习,“酷科学”时尚包装下的“深度”,能让科普拥有更高人气。
但“更多行家”从哪里来?目前国内活跃的科普作者大约只有200位,一个月总共创作50至100篇文稿。科普创作群体不仅规模萎缩,知识结构也日趋陈旧。曾有人形象地打比方:“老作者全身都是铁,能打几颗钉子?而且,再锋利的钉子也会生锈。”海外的科普主力,直接来自实验室和大学。不少在一线领军的研究者,将科普创作也当作日常工作之一,甚至有指标考核。知名的科普书刊编辑部,则大多由科技专业的博士组成。“高深渊博”的内容,会不会让读者不知所云?恰恰相反,海外畅销的科普作品,往往以深度取胜。霍金的《时间简史》,单看“黑洞悖论”、“信息应守恒”等名词就让人如坠云雾,却以40多种文字数千万册的总销量,开创了“看不懂也有收获”的科普阅读新模式。“深度科普”的距离美感,好似魅力无穷的黑洞,诱惑着读者作深度探求。
“深度科普”会否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海外一些出版社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会聘请记者和编辑给科学家上课,告诉他们普通读者最关心的话题是什么。科学家写的科普文章,有时要经过科学编辑和文字编辑的双重审核。最终,读者看到的科普文章,专业而不艰涩。
“探索和求知的精神满足,是科普之于读者的‘终极意义’。”姬十三说,科普不仅是“生活百科”,不仅是新知介绍,更是仰望星空,关于“我是谁、从哪里来又往哪里去”的哲学追问。上海书展科普专区里,从英国DK大百科引进的《人体》图册,一天卖出几十册,是不少本土版“生活百科”的数倍。它没有一句健康提示,也没有一行保健指南,却让每个人在复杂的“自我”面前,心生敬畏。我们努力了解身外的世界,可对人体自身又有多少了解?“酷科学”科普引发的哲学思考,或许能让人更接近科学的意义。(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