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驾车还是步行,走在南昌市的大街小巷,感受最深的就是道路标识更加清晰了。为满足人民群众对交通管理的新要求、新期待,今年以来,南昌市交警部门以创建和谐交通为目标,以科技为依托,从方便群众行车、走路的小事做起,不断提高交通管理效率,让市民充分享受和谐交通带来的畅通和愉悦。
LED信号灯,指导群众安全出行
在南昌市的许多十字路口,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安装在人行横道线两端的人行信号灯与以往大不一样了。这是南昌市为适应城市发展需求,选用的新一代信息化人行横道信号灯。传统的人行指示灯没有LED显示屏,而新式人行指示灯为红绿两种基色,当信号灯为红灯时,显示屏同步显示为红色的文字或指示符号,当信号灯为绿灯时,显示屏同步显示绿色文字或指示符号,更有利于指导群众安全出行。
通过无线GPRS通讯技术,交警可以对显示屏显示的内容随时进行修改,并将交通安全宣传的有关内容在屏幕上显示,实现整个城市所有的人行信号灯不受时间、区域的限制更新显示内容。目前,全市已安装158套LED人行信号灯。
设置单行道地面交通标志,避免过失交通违法
今年,南昌市公安交管局对城区47条道路进行了优化,并实施单向通行举措,提高老城区道路通行能力,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在交通实施微循环后,有驾驶人员反映部分单行道的交通标志不易识读,容易造成误入。交管部门在随后的调研中认为,造成驾驶员误入单行道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内老城区大多为蛛网式道路,道路较窄,单行道大多为6至12米,单行道内的人行道更窄,按照交通标志设置比例,不宜设置版面较大的交通标志;二是作为国家园林城市,南昌城区道路两侧树木枝叶茂密,一些交通标志被枝叶遮挡,从而造成驾驶人识别困难。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南昌市公安交管局多次研讨,对比筛选各种方案,最终决定使用施划地面文字标线辅助配合交通标志的办法。人们发现,在单行道进出口地面上用热熔标线漆施划“单行道”汉字与导向箭头作为提示,在进口处使用白色标线文字作为引导,出口处使用黄色标线文字作为禁止。作为国内城市交通管理语言领域中的创新之举,这种新颖、易辨、醒目的交通标志,有效提高了驾驶人对交通组织方式的识别率,避免过失交通违法现象,进一步保障了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科学调整信号灯配时,避免高峰时段行车难
为有效缓解老城中心区的交通拥堵,南昌市公安交管局科研所制定了《优化信号配时实行区域控制确保主干道畅通信号实施方案》。在各相关辖区交警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按外围分流车辆、中心区域交通组织优化、区域内加强路口路段管控的原则,今年已经完成了北京东路、青山南路、庐山南大道、洪城路、抚河路、八一大道、洪都大道等11条主干道24个路口的信号配时、相位调整。
通过对外围路口信号配时的调整,高峰时段由北京东路、八一大桥进入城区主干道的车辆明显减少。通过对进入主干道车辆采用缩短绿灯放行时间的控制,中心区域交通压力向外围有效分散,高峰时段八一大道、阳明(东)路、抚河中路的拥堵现象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对青山路阳明路口信号相位的调整,增加东西向直行同放相位,高峰时段阳明(东)路通行效率明显提高,有效地缓解了老城区高峰时段行车难问题。
设置街道中心护栏,路段事故大幅下降
随着南昌城市快速增容,人流、车流量急剧上升,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而车辆非法调头、行人随意横穿马路等交通违法行为,更是加剧了这种压力。今年,在经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对比,南昌市公安交管局陆续在抚河路、北京西路、洪都大道等市区主干道上设置道路中心隔离护栏18.51公里。据统计,护栏安装后的短短几个月内,路段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38.06%、80%,断面交通流量、高峰时段平均时速分别提高17%、83%。
为体现人文关怀,达到既保障行人过街安全、又杜绝机动车辆违法掉头的行为,南昌市交管部门根据道路两边居民的需要,对道路周边特殊公共建筑如医院、部队等单位,进行特殊处理,以保障这些部门紧急公务活动的需要。在南昌市第一医院和第三医院门口,设置了可移动护栏,以保障救护车的正常出行。在洪城路武警总队门口,设置了可折叠的交通护栏,以应对遇有紧急情况时武警部队快速出动的需要,既保障了车辆畅通,又增加了行人过往街道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