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国务院有关方面负责人和上海市、江苏省两地领导,以及业内外众多人士的见证下,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和跃进集团董事长王浩良在上汽跃进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上落笔。
协议的签署开启了国内汽车企业集团联合重组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协议的签署顺应长江三角洲区域联动发展的战略要求,顺应国家鼓励汽车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的产业政策,顺应汽车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本趋势,顺应上汽、跃进两大集团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内在需求。
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浓重一笔。这一笔,将载入史册。
如果从协议签署的背景来审视上汽南汽的合作,或许能觉察到其必然的一面。
背景一: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上海主持召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抓好长三角地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避免和减少重复建设,提升区域合作功能和效率。
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必须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
上海市党政代表团在苏浙两地进行考察时强调,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推动长三角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地把服务长三角放在突出位置。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
沪苏浙两省一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举行。两省一市主要领导畅谈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体会和设想,指出,要立足国家战略,站在全局高度,注重区域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联动发展,全力推动长三角地区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统筹协调发展。要打破市场壁垒,推进长三角地区的合作向全方位、深层次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座谈会上表示,要以更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路,进一步谋划长三角地区更好更大发展,努力使长三角地区实现产业互补、市场相通、体制相融、资源共享、交通共连、人才互通,形成互惠共赢、各得其所、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
这一系列动向释放出强烈的信号:从上海走向长三角,是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重要讲话,积极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要举措。而上海和南京同属长江三角洲,各种产业包括汽车工业的结构,要优化升级避免重复建设,最好的办法就是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互惠共赢,从同质竞争走向主动对接。
背景二:
汽车工业是一个规模效益十分显著的产业。世界汽车工业诞生100多年来,重组浪潮风起云涌,从早期全球成千上万家企业的自由竞争,到今天只剩下少数几家跨国公司的竞争。2006年世界汽车产量超过5000万辆,主要集中在通用、丰田、福特、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雷诺-日产、标致-雪铁龙、本田、宝马9家汽车企业集团以及韩国现代汽车手里。这10家企业中,前3家占了全球汽车产量的近一半。
在我国,据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汽车整车生产企业数量超过100家,而企业集团约80家。从2003年到2005年,前3家企业集团的生产集中度由49.3%下降为46.1%。而且主要企业集团自主品牌产品市场竞争乏力,尚未形成规模优势,轿车市场的竞争主要依靠合资企业产品。数据还显示,我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已达200万辆。总计超过1000万辆的产能,远超过实际市场扩张的需求。
因此,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通知》明确指出,将大力推进汽车生产企业联合重组,鼓励汽车生产企业之间的跨地区、跨部门联合重组,以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表示,中国汽车产业需要理性发展,在避免投资过热的同时,政府支持并推进汽车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家认为,除一些以产品差异化为主要竞争战略的企业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以外,中国汽车工业最终的重组结果是形成几家生产规模大、技术开发能力较强、产品系列化、分工协作合理的大型企业集团,并形成少数几家企业集团控制全国大部分汽车市场的局面。
显然,这是一个基本的产业规律,汽车企业之间的重组是汽车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同时,这又是一个大的政策背景,虽然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的表现首先是在企业的自主性上,但政府出于高效的调配资源发展产业的政策导向,无疑会为汽车产业的异地重组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汽和南汽正是从国家政策意愿上找到了双方合作的依据和出发点。
背景三:
近年来,上汽和南汽均致力于自主品牌建设,都提出了“利用世界资源,打造民族轿车品牌”的发展思路,并都选择了从中高端产品入手。
上汽获得了罗孚25、75车型和发动机等核心知识产权。2005年7月,南汽收购了破产后罗孚的剩余资产和相关技术以及MG品牌。
上汽在罗孚商标收购未果后,迅速推出荣威品牌;同时依靠自己多年的整车制造经验,成功地打造出荣威750。“创新传塑经典”的品牌形象和丰富的配置、极高的性价比,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在中国汽车市场树起了中高端自主品牌的标杆。几乎同时,南汽在完成对罗孚资产收购后,成功将MG罗孚英国工厂的发动机、整车生产线搬迁回国并完成组装调试。原汁原味英伦风格的名爵轿车已经推向市场,正在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上汽荣威、南汽名爵,两个有着相同技术来源的自主品牌,如果不联合,在国内市场的同质化竞争很难避免;而且,两者要进一步优化产品,并达到一定的产能和市场容量,均需要追加大量的资源投入。这对双方而言,重复投资将不可避免。
因此,舆论普遍认为,上汽拥有雄厚的资金、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荣威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南汽拥有MG国际知名品牌以及在运动型轿车中的号召力,双方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同时,乘用车是上汽的传统强项,而商用车则是南汽的传统强项。如果上汽与南汽能从中国自主品牌发展的大局出发,本着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完全有可能实现双赢,打造出全系列的更具有竞争力的汽车大集团。
上汽和南汽都是地方国有企业。而且,就汽车产业而言,上海和江苏早有姻缘。1999年1月,上汽江苏仪征汽车有限公司成立,成为上汽集团在异地的首家汽车生产基地。上汽和南汽也颇有渊源,双方几度有过合作意向,并共同出资与意大利泰克西合作组建了华东泰克西汽车铸造有限公司。2002年投产以后,其产销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7年又追加投资以进一步提高产能。
综上所述,这些背景折射出国家战略,行业规律,企业需求,也折射出鲜明的主题词:合作、共赢。
上汽、南汽的合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并在8个多月后,坚定地走到了一起。
从4月到12月,从意愿表达到协议签署,短短8个多月时间,显示出政府推力,更显示出双方合作过程中的诚意。
上海国际车展,在上汽集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面对200多家媒体首度就南汽表态:“今天我作为上汽集团的法人代表,很认真地告诉大家,我们希望联合,就是为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为了国有资产的高效运作,这对中国汽车工业有益,对消费者有益。”
南汽集团董事长王浩良作出了积极的回应,他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南汽与上汽没有势不两立的地方,南汽从未关闭与上汽合作的大门。
在上海汽车年度股东大会上,上海汽车董事长胡茂元表示,上汽愿意与同处长三角的南汽合作,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国有资产的经营效率。他说,无论与南汽还是其他国内企业合作,都是为了顺应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现在上汽与南汽都有一个共同的思路,就是利用世界资源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形成核心竞争力。胡茂元还表示,上汽集团拟打开围墙、走出大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型的企业,在能与国外汽车集团合作的同时,也要与国内汽车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这符合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利益。
双方的合作意向得到了上海市、江苏省以及南京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上海市副市长胡延照率上海代表团访问南京。
南京市委书记罗志军率领南京市党政代表团抵达上海。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会见南京市党政代表团时说:“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沪宁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一定会再上新台阶,进一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双方合作同样得到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在视察南汽浦口基地时,对双方的合作意向予以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随两地政府互访的上汽、南汽高层领导就双方合作事宜进行了初步接触,并在此后多次友好商议。
双方在南京确定了合作框架,签订了会议纪要。
上海汽车控股股东上汽集团与南汽集团控股股东跃进集团在上汽大厦签署了《上汽集团和跃进集团全面合作意向书》。《意向书》称:“本着贯彻国家发展长江三角洲战略要求、国家汽车产业政策导向和高效整合、利用双方资源的原则,上汽集团正与南汽集团的控股股东跃进集团探讨在整车、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贸易等领域进行全面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同时指出:双方进行探讨的基础是“四个有利于”:有利于整合双方资源,加快自主能力建设;有利于减少固定资产投资,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有利于实现双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得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协同效应;有利于丰富产品结构,提升自主品牌价值,从而实现双赢。
为此,上汽集团与南汽集团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探讨双方下一步的合作以及相关的资产重组工作。《意向书》的签订标志着上汽南汽的合作重组项目正式启动。
双方进入并完成尽职调查。先后进行了资产审计和资产评估。此后,又就合作的具体事宜进行了详尽的洽谈。
北京人民大会堂,在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国务院有关方面负责人和上海、江苏两地领导张国宝、韩正、李全林等的共同见证下,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与跃进集团董事长王浩良在上汽跃进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上落笔。这是一个双赢的协议。协议的背后是合作双方令人叹服的胸襟,以及市场化运作的严谨。
上汽、南汽此次合作是在平等基础上的“强强联合”、“全面合作”。这一点,在协议传递出来的信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按照上汽与跃进签署的全面合作协议,跃进集团下属的汽车业务将全面融入上汽。其中的整车及紧密零部件资产将进入上汽集团控股的上海汽车;其他零部件及服务贸易资产将进入上汽与跃进合资成立的东华公司;上海汽车将出资20.95亿元购买跃进整车和紧密零部件资产,跃进将持有上海汽车3.2亿股股份和东华公司25%股权。
同时,根据上汽与跃进商定的初步规划,双方将在资金、研发、营销、制造、采购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整车与零部件、国内与国际等业务上发挥协同效应。通过全面合作,将上汽集团建成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把南汽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
这是一个全面合作、融为一家并具有双赢意义的协议。
融合以后,自主品牌乘用车领域的发展将更顺。荣威和名爵,两个品牌的一体化管理将实现优势互补。上汽荣威在资金、技术、研发团队、市场推广、战略规划与执行力、零部件配套体系等方面的优势,与南汽名爵拥有的国际化品牌、现成整车与发动机生产线的结合,将为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在中高端市场取得突破,并为最终进军欧美主流汽车市场打下坚实基础。合作以后,将实行荣威和名爵两个品牌差异化定位共同发展的路径,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研发、统一生产、统一采购、统一营销,最大限度地发挥协同效应,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最终将荣威和名爵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
融合以后,商用车领域的发展将更快。上汽依维柯红岩重卡、上汽通用五菱的微型车与南汽依维柯现有的中、轻型商用车,将组成完整的商用车型谱和系列。对上汽而言,此次合作将有助于其商用车的发展以及提升其总体竞争力。而南汽旗下依维柯和跃进两个商用车品牌一直希望引进战略投资者,上汽的综合实力和地域优势无疑是其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融合以后,零部件和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将更活。全面合作将实施一体化管理,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做强做大。
按照规划,在未来几年里,上汽将对南汽现有的整车和零部件资产注入资金予以改造。到2010年,南汽基地的规模将是现在的三倍。到2012年,名爵的产能将达到20万辆。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上汽、南汽的合作对于双方,对于中国汽车工业都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好事。
不可否认的是,上汽和南汽作为两地的重要企业,作为汽车行业的著名企业,实施跨地区合作必然会有许多壁垒,会有许多观念上的碰撞、心态上的障碍和利益上的矛盾。如要实施全面合作,除了政府的支持以外,还需要合作双方,尤其是公司高层的胸怀、气度和智慧。
在这次引人注目的合作中,双方高层表现出了令人叹服的胸襟。双方对于汽车行业的理解已经超出了狭隘的本位主义,而是站在了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大角度上考虑问题。上汽、南汽高层都曾表示,要“为中国汽车做点事情”,他们更以务实的态度来完成这一使命。上汽高层指出,进入“十一五”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已经步入了做强做大的关键时期,而合作是汽车企业迅速扩大规模的重要手段之一,不仅像南汽这样的企业需要寻求合作,就算上汽这样已经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同样需要寻求合作。而南汽高层对于大局观的把握、对于南汽集团前途的认识,也来自于中国国内汽车企业必须凝结在一起共同发展的理念。因此,在随后的谈判中,双方表现出了足够的包容和诚意,对于细节不过分纠缠,而是致力于先确立双方合作的大方向,然后再来解决具体问题。双方求大同的态度使洽谈进行得顺利而快速。
与此同时,在双方实质性接触的4个多月里,工作组时常夜以继日,又体现出市场化运作的严谨。
王浩良率30余人参观上汽。当南汽部分高级管理人员赴上汽参观交流时,胡茂元的那句“不管上汽人还是南汽人,大家现在已经是一家人了”的话打破了所有人心中尚存的疑虑,也传递出双方合作过程中的良好气氛。
提到与南汽的合作,南汽内部人士表示,与上汽的合作是利好,将共同提升英伦车在中国的市场地位,市场也能一并做大。部分名爵的经销商甚至有些期待。“毕竟,上汽的实力是有目共睹的,他们与南汽名爵实现合并后,对名爵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南汽职代会上,上汽南汽的合作议案获到会400多名代表全票通过。
如果说,此次双方合作是天时地利人和的话,那么,“天时”即为中央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融合的大方针;“地利”则为南京和上海不超过300公里的地缘纽带;“人和”则为双方从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大局出发,联手创造能够承担中国汽车使命并且能与世界汽车列强抗衡的中国汽车企业的强烈意念。
舆论揭示了此次合作的意义,并将此提升到国家高度。
上汽南汽的合作作为中国汽车业的一件大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合作信号一开始,就引起媒体的高度关注,有质疑、有猜测,但更多的是欢欣、是赞誉。
“上汽、南汽将要合作”,这一新闻自2007年4月的上海车展之后,便被各汽车媒体争相报道,成为汽车业内新闻的“一颗重磅炸弹”。
在上海汽车年度股东大会有限的提问时间里,上汽与南汽的“竞争还是合作”问题,竟分别是一名小股东和一名基金人士两次向董事会提出,足见各方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
一名记者称:“我发自内心的希望这次合作能够使中国汽车公司诞生出一个有实力的巨无霸企业。使命高于一切。中国最有希望与世界汽车列强平起平坐的汽车公司,即将诞生在上汽与南汽合并重组后的世界中。”
《人民日报》表示:双方的合作方式为今后跨地区重组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而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重组模式,更是为汽车产业新一轮重组树立了标杆。我们期待着合作双方继续拿出大智慧,真正实现长久双赢的圆满结局。
“合作乃双赢的最佳选择”、“上汽南汽合并是中国汽车界的盛事”、“这次合作将对整个汽车产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将改变中国汽车的格局”、“一旦双方真正实现联合,长江三角洲将诞生一家航母级的汽车工业集团,并极可能掀起一场国内汽车业的整合风暴。”这是众多媒体在评论此次事件中用的最多的词句。
上汽南汽的合作还引起国外媒体的关注。路透社、亚洲经济、卫报多次报道相关信息,称“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上汽与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南汽之间的合作可能会组建与跨国汽车巨头抗衡的中国冠军汽车企业。”“如果进展顺利,该合作将造就一个中国汽车冠军企业,并最终与全球汽车巨头抗衡。”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对此次合作的评价是:上汽南汽的合作不仅对中国汽车产业,而且对整个制造业都具有示范性的作用。
这一切都表明,此合作所带来的全局性的意义,超越了事件本身,也远远超越个体企业获得的利益,这种意义甚至可以上升到国家的高度,对汽车产业以及其他行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把目光收回,你会从上汽这些年来发展的轨迹中发现,这次合作表达出上汽向着建设具有两个能力的汽车大集团目标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跨入新世纪以来,上汽就把建设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的汽车大集团作为目标,致力于完善全国整车布局,形成自主开发体系。
在国内,上汽紧抓跨地区合作重组的机会,与合作伙伴一起充分利用当地的存量资产,实现双赢。2002年,上汽与通用汽车一起,通过收购广西柳州五菱的股权,合资成立了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创了中中外合作跨地区重组的先河,经过短短几年发展,上汽通用五菱已经一举成为国内微型车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企业。随后,上汽又相继完成了对山东烟台大宇车身公司、发动机公司和沈阳金杯通用的资产重组,先后成立了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上海通用东岳动力总成有限公司、上海通用北盛汽车有限公司。2007年初,上汽和依维柯一起重组了重庆红岩,成立了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并相继成立了上汽菲亚特红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2007年,上汽依维柯红岩商用车有限公司生产销售重型商用车24000辆,同比增长近70%。通过一系列的国内重组,上汽逐步完善了乘用车、微型车、重型商用车成系列、多品种整车产品线,并进一步提高了产能。
在国外,上汽也一直积极探索资本经营跨出国门和海外经营研发全球化布局,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经营能力。2002年,上汽出资收购韩国大宇10%的股权,开创了国有企业大集团投资国外汽车制造商的先例。2004年10月,上汽购买了韩国双龙汽车公司48.92%股权,以后通过增持,握有50.91%的股份,成为双龙的控股股东。双龙项目是上海企业在海外最大的并购项目,是中国企业在韩国最大的收购项目,被誉为中国汽车业海外收购第一案。收购两年来,确保双龙公司稳定健康发展,为提高跨国经营能力积累了宝贵经验。2004年12月,上汽收购英国罗孚75、25和发动机等核心知识产权,并建立了由150名以国外工程师为主的研发中心RICARDO2010。上汽把上海、英国、韩国3个研发中心整合起来,形成了产品开发的协同效应,在主流车型层面上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2006年初,上汽提出了“十一五”发展目标:整车生产规模翻一番,达到200万辆,进一步完善全国整车布局;年产自主品牌汽车60万辆,形成自主开发经营体系;出口和海外收入50亿美元,国际经营实现新的突破。并提出了深化对外合作与加快自主开发并举、乘用车为重点与商用车为突破并举、立足上海发展与谋求全国布局并举等等六个并举的发展原则。
由此可见,此次上汽与南汽的合作是上汽实施发展战略过程中的组成部分,是上汽“满足用户需求,提高创新能力,集成全球资源,崇尚人本管理”核心价值观的充分体现,是上汽立志成为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汽车大集团的重要一步。
上汽跃进全面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确定了两大集团合作的事实,但要实现合作的最终目标,依然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即便在全面合作大局已定的今天,如何设计具体方案并予以有效实施,以确保重组后双方在资产、人才、文化等方面真正从联合走向融合,达到重组最佳效应,仍然是一项需要双方继续发挥智慧和创造力的艰巨任务。
仪征,浦口,荣威与名爵的生产基地,不到一小时的车程。两者相连,寄托着自主品牌从中国走向世界的梦想。
上海,南京,一个是日益繁华的时尚之城,一个是文化深厚的六朝古都,274公里的沪宁高速如大动脉横贯两地。两者相连,将共创中国汽车的辉煌。
机遇,挑战,责任。人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崭新的具有核心竞争能力和国际经营能力的汽车大集团终将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