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湘南独具特色的起义事件——纵观汝城“新湖南”(二)
|
|
时间:2009-07-24 |
|
三 汝城“新湖南”的作用
汝城“新湖南”,是中国革命发展道路上的大胆有益的探索,虽然发展中遭遇了一些挫折,走了一些弯路,但为湘南起义在汝城策划,在湘南举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1927年10月,第十六军移防到韶关和汝城一带。范石生同粤系、桂系、湘系军阀都有矛盾,而同蒋介石的矛盾更为尖锐。
1927年10月,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向闽粤赣边界地区转移。10月7日,抵达饶平以北的茂芝。上午在茂芝的全德学校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朱德、周士第、陈毅等二十多人。经过热烈讨论,“朱德把大家的意见归纳为四条:第一,我们和上级的联系已断,要尽快找到上级党取得联系,以便取得上级的指示;第二,我们要保存这支军队,作为革命种子,就要找到一块既隐蔽又有群众基础的立足点。湘粤赣边界地区,是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是个三不管的地带,这一带农民运动搞得早,支援北伐最得力,我们应当以此为立足点;第三,据最新情报看,敌人已从南、西、北方面向我靠拢,我们要从东北方向穿插出去。现在敌强我弱,我军又是孤立无援,所存弹药不多。行动上要隐蔽,沿边界避敌穿插行进;第四,要继续对全军做艰苦的政治思想工作,要发挥党团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坚决扭转对革命失却信心的混乱思想,安定军心,更要防止一些失败主义者自由离队,拖枪逃跑,甚至叛变投敌的严重事故发生。会议否决了少数同志关于解散队伍的提议。会议上的军事决议,简单地说,就是: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注:《朱德传》】。朱德考虑到汝城有良好革命基础和地理位置,加上驻扎在汝城的十六军四十七师的师长曾曰唯是其昔日学生,因而按照中央8月7日给南昌起义前委指示,由汝城农军叶愈番、何跃生作向导,率部直赴汝城。
在向湘南进军途中,朱德、陈毅为了巩固这支起义军余部,保存革命火种,适时地在赣南进行了三次整顿。这就是天心圩整顿、大余整编、上堡整训,史称“赣南三整”。
11月上旬,朱德、陈毅部队移驻湘粤赣三省交界与汝城相临的上堡、文英、古亭一带山区,首先,打走了占山为王作恶多端的汝城土匪何其朗部,收缴了地主武装,控制了这个山区。同时,整顿了原来的关卡,收了点税,以解决部队的给养。在上堡一带山区时与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一个营(营长张子清)相遇。随即朱德委派毛泽东的胞弟毛泽覃前去与毛泽东联系。毛泽覃走后不久,驻防在粤北仁化、乐昌和湘南汝城一带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军长范石生派参谋韦伯萃(共产党员)来和朱德联系,朱德托带信给范石生。朱德、陈毅又与汝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范石生给朱德回信:“春城一别,匆勿数载。兄怀救国救民大志,远渡重洋,寻求兴邦救国之道。而南昌一举,世人瞩目,弟感佩良深,今虽暂处逆境之中,然中原逐鹿,各方崛起,鹿死谁手,仍未可知。来信所论诸点,愚意可行,弟当勉为助。兄若再起东山,则来日前途不可量矣!弟今寄人篱下,终非久计,正欲与兄共商良策,以谋自立自强。希即在驾汝城,到曰唯处一晤。专此恭候”。【注:《陈毅传》】
朱德在上堡收信后,认为发动革命武装斗争时机成熟,即派汝城党员赖鉴冰通知湘南粤北各地的党组织,于11月26日在汝城召开部队与各县党组织负责人的联席会议,共同策划湘南起义。【注:《朱德传》】。
11月20日,朱德首先率教导团从崇义的上堡出发,在途经汝城县壕头圩时,有过一次惊险的遭遇:朱德住在一个祠堂里,半夜间突然被土匪何其朗部包围,土匪冲进祠堂,问朱德:“你是什么人?”朱德说:“我是伙头。”土匪又问,“你们的司令在哪里?”朱德指着后面的房子说:“住在那边。”由于朱德穿着简朴,同士兵没有什么区别,土匪信了,就往后去。朱德从窗户里跳出,脱离了危险【注:《朱德传》】。随即,陈毅率南昌起义军余部进入汝城。
11月21日起,朱德先后在汝城储能学校及津江村与范石生的代表曾曰唯和范石生分别进行了两天谈判。在谈判中,朱德提出三个条件:“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党什么时候调我们走,我们就什么时候走;给我们的物资补充,完全由我们支配;我们内部组织和训练工作等,完全照我们的决定办,他不得进行干涉”【注:《朱德传》】。最后,双方达成协议:一,同意朱德提出的部队编制、组织不变,要走随时可走的原则;二,起义军改用第十六军四十六师一四○团的番号,朱德化名王楷,任四十六师副师长兼一四○团团长(不久,范又委任朱为第十六军总参议),陈毅任团政治指导员,王尔琢任团参谋长;三,按一个团的编制,先发一个月的薪饷,并立即发放弹药和被服。嗣后,又将张子清、伍中豪的一个营改称为第一四一团,将何举成带领的湖南宜章、汝城农军200余人改称为第十六军特务营。为统一这三支部队及十六军原有共产党组织的党的领导,秘密建立了中共第十六军军委,陈毅任书记。
关于同范石生合作的意义,朱德当时曾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讲:“范石生之所以与我们达成协议,实现联合,是想扩充队伍,壮大实力,同蒋介石以及其他军阀对抗。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与范部建立统一战线,以他为掩护,隐蔽目标,积蓄与发展力量,绝不是放弃原则,顺从他人,也绝不能束缚住自己的手脚,我们应该独立自主地进行活动”。《朱德选集》中说,“他接济我们10多万发子弹,一个月还接济我们万多块钱、医生、西药、被单”“这时范石生去打广东,很多东西留下来了。”
11月26日至28日,朱德与陈毅先后在汝城衡永会馆及津江召开湘南粤北各县党组织负责人会议,讨论和布置湘南年关暴动【注:《朱德选集》】。参会人有:南昌起义部队,朱德、陈毅、王尔琢;郴县,夏明震;宜章,杨子达、毛科文(中央五大候补委员);桂东,郭佑林、黄奇志;汝城,何日升、何举成;乐昌,李光中;仁化,阮啸仙;耒阳,谢竹峰;北江特委,任卓宣、钟古、龚楚。会议传达了中共中央以汝城为中心发动湘南暴动的精神【注:《湘南运动大纲》】,决定:12月中旬,以南昌起义部队为先锋,以汝城为中心,发动湘南起义,实现湘南割据。同时,研究部署了具体行动计划。汝城会议为湘南暴动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作了必要的准备,是湘南起义纲领性、方向性的重要会议,对湘南起义起了决定性作用【注:《中共党史研究》198804】。会议后,与会代表回到各地,及时传达汝城会议精神,积极开展筹划工作【注: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住在津江村,陈毅住在锦堂村,发动工农革命,扩大队伍。在津江就有200多人报名加入了南昌起义部队。朱德还为津江村朱氏家庙题赠了“世界一家”的牌匾。朱德率部离开汝城后,汝城仍有不少革命分子追随参军。如开国上将朱良才等,就是由县委书记何日升介绍给朱德,直接到宜章参加湘南暴动的。【注:《汝城县志》】
12月上旬,朱德接广东省委指示,南下去支援广州起义进入粤北。但到粤北时,广州起义已失败了,部队移驻韶关犁铺头进行整休。【注:《朱德选集》】
1928年初,蒋介石发觉南昌起义军余部隐蔽在范石生部队里,立即下令要范石生解除起义军的武装,抓捕朱德。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朱德与陈毅、王尔琢、龚楚一起决定去“实现汝城会议,发动湘南暴动”。【注:中央文献研究室刘学民《论朱德与湘南起义》】
邓毅刚参加南昌起义后,紧随朱德、陈毅转战湘、粤、赣边境,回汝城后奉命打入“湘南王”胡凤璋部,获取大量情报,为智取宜章,举行湘南暴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1928年1月12日,湘南起义在宜章首发。暴动一发生,顿时就有湘南、粤北各县的党组织和工农群众积极响应,参与起义逾十万人,历时3个多月。正如朱德回忆中说:宜章首义后,“湘南各县的地方党组织就来和我们联系,要求建立地方武装。我们支持他们。首先是帮助宜章县组织一个地方团;我们攻下郴州后,又帮助郴州组织了一个团。之后,我们相继攻下耒阳。资兴、永兴、桂东、汝城等县城,茶陵、安仁、酃县也举行了暴动。共有十一个县的群众行动起来了,并且组织了自己的地方武装,在地方党的领导下,打倒土豪劣绅,推翻反动政权。这就是一九二八年初的湘南暴动(当时称年关暴动)”【注:朱德《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这说明湘南起义是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各县地方党组织配合发动的工农武装革命斗争。
起义中,经过了汝城“新湖南”洗礼的汝城、桂东、永兴、郴县、宜章、资兴等县的农军参加了湘南起义,并影响了周边县,其中有八千多农军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后来,这些农军中有许多人成为了井冈山红四军的骨干。如在1931年产生的第一届全国苏维埃军事委员会十五位委员中,就有李涛、朱良才、钟碧楚、赖绍尧、范修之、宋裕和等六位汝城人;毛泽东亲自点将任军长的邓毅刚,任兴国县委书记的何日升,也是汝城人。
1928年3月中旬,湘桂军阀休战“言和”,在蒋介石的调停下,湘粤军阀也联合起来,调兵遣将,形成南北夹击之势,会剿湘南起义军。朱德吸取南昌起义军主力失败的沉痛教训,坚决主张保存南昌起义的火种和湘南起义的武装力量,避敌锋芒,主动转移,毅然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和湘南农军撤离湘南,向井冈山靠拢。【注:《中共党史研究》】
1928年3月下旬,湘南特委即派军事部长周鲁上井冈山,命令毛泽东率部进军湘南汝城,然后与湖南其他5县(宜章、郴州、耒阳、永兴、资兴)连成一片,建立湘南政权【注:《毛泽东年谱》(下卷)、《湘南起义史稿》】。但毛泽东坚持从实际出发,毅然决定接应湘南起义部队上井冈山。
4月3日,毛泽东在桂东沙田颁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由赖鉴冰担任记录员。
4月6日,毛泽东率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师(1927年9月成立)第一团在寒岭界击败汝城“宣抚团”团长、湘粤赣边防保安司令何其朗部,进入汝城县田庄乡,毛泽东住宿田庄圩指头春药店。当晚,钟碧楚在指头春药店汇报汝城革命情况。4月7日,毛泽东率部由汝城田庄圩出发,然后经水口、迳口,进入土桥,驻黄家村。8日,击败号称“湘南王”的江西赣南保安中将司令胡凤璋部,攻占汝城县城。9日,撤出战斗返回田庄圩。10日,由田庄经南洞抵资兴龙溪洞,与肖克率领的部分湘南起义农军会合,遂调头返回井冈山,与朱德胜利会师。【注:《汝城县志》】
纵观历史,汝城“新湖南”引发了朱德、陈毅领导的、湘南地方党组织配合发动的湘南起义,并为湘南起义在思想、理论、群众、工农革命力量以及实践经验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湘南起义是对中央《湘南运动大纲》等中央系列决策的伟大实践,它是南昌武装起义与汝城“新湖南”工农革命斗争经验的有机结合和升华;是武装革命斗争和工农革命运动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开创了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的先例,谱写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崭新篇章。这说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伟人对汝城“新湖南”工农革命运动的重视和赞赏,体现了一代伟人在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上的认识趋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