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水县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生态经济化,经济品牌化的要求,因地制宜,运用得天独厚的生态农业优势,积极推行高效农业生产模式,做大以绿色为主导的特色农业品牌。
“品牌农业”成了农民的新追求
“浅水藕有了包装,周边的城市客商的车子开到了我家的田里来收购,收购价一路看好”。这几天,涟水县涟城镇种藕大户邹柄林一直在藕田里“伺”藕,由于村里注册了“荷缘”牌浅水藕,他家种植的近20亩的浅水藕去年又“发”了。“有名没名就不一样”。他说的名,就是农产品的牌子。刚开始,由于农民不懂包装和宣传,农产品在外地很难打开市场,自成功注册了“荷缘”、“涟碧”、“宝莲登”3个浅水藕产品品牌,种浅水藕成为当地农民的主导产业。如今,南京、上海等省内外大型蔬菜批发市场还设有直销窗口。该县借助其成功经验,在全县13个乡镇推广连片浅水藕种植3.5万亩,形成特色规模优势。
杨口办事处的草鸡蛋全县闻名,属于绿色无公害特色产品,注册了“高杨情”、“恋味”牌商标后,销路越来越好,产品走进上海,跨出了国门。近年来,涟水农民申请注册了“鲜多康”牌蔬菜、“涟富”牌家禽、“小哈”牌西瓜等农副产品商标百余件,还申报“圆绿”牌捆蹄等一批农副产品商标为知名商标。
沼气资源舞活品牌龙头
作为省级生态农业特色示范县,沼气成为涟水农产品品牌的龙头。全县发展沼气池4万多只,有2 万多只在特色蔬菜区内,形成了以猪——沼——菜、猪——沼——粮、猪——沼——果为主的高效生态模式和“公司+农户、龙头+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格式。义兴、涟城、小李集等乡镇的浅水藕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纯的种植发展到目前的产、加、销一条龙模式,成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规模达到5万亩。该示范区从产地和品种的选择,栽培技术到病虫害防治均采用标准化技术,还聘请大学教授为常年技术顾问,大力发展沼气,推广猪——沼——藕模式,使核心区产品全部达到了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平均每亩增收150元。
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成为服务城市、致富农民的支柱产业,全县发展蔬菜25万亩,培育了徐集乡林码、胡新两村共500亩日光能温室大棚、红窑镇龙兴村500亩蔬菜大棚、五港镇港北村200亩花卉苗木、南禄乡楼庄村100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等精品工程。截至目前,全县畜禽规模养殖大户达1380户,规模养殖比重达41%,建成徐集乡、南集镇等年饲养5万头以上生猪生产基地6个,保滩、高沟、杨口等乡镇年饲养200万只家禽生产基地3个。
延长产业链,品牌农业价更高
“农民的需求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涟水县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还进一步延伸特色农业的内核,通过宣传与技术指导,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大农业的大循环模式。他们以种植业为主,形成了“种植业——加工业——饲养业——种植业”的循坏模式。到目前为止,该县以粮食、浅水藕、朝天椒、大棚蔬菜为主的种植结构已经形成。以这些作物为原料,全县有今世缘糖果等上规模企业达10多家,产品转化率达80%以上。该县因势利导,从技术上入手,成立各类农业协会,向农民提供绿色产品方面的培训资料和信息,形成30万亩无公害粮食基地,6万亩朝天椒,10万亩浅水藕和20万亩“双油制”等优势产业,全县300多家“农业车间”对接特色无公害产业。
涟水县提出坚持植树与综合开发利用相结合,进一步延伸林业产业链,采取林下养鸡、林间种草、林牧相结合等方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杨口办事处养鸡大户汪建亚,发动群众承包了百亩林地用于饲养草鸡,创建畜禽交易市场,年收购群众的草鸡40多万只,杨口的农民经纪人也由原来的200多人发展到400人,杨口畜禽交易市场成为涟水县乡镇最为红火、市场效益最好的市场之一,全办事处6000多户养鸡户中高的一年收入近20万元,少的也有2000元以上。
近两年,该县通过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先后引进建成涟宝食品厂、华仁食品有限公司、东升农产品有限公司等三个特色蔬菜加工厂,对该县的荷藕、荷仁豆、朝天椒等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藕农们说:浅水藕一般亩产可达1500公斤左右,平均亩产值2700左右,亩纯收入2000元左右,是种植常规稻麦效益的4-5倍,如今,建在家门口的涟宝食品厂直接消化我们的产品,效益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