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11月12日文章,原题:为什么中国能够在其二氧化碳排放问题上指责西方
想了解关于全球气候变化争论的问题吗?看看你手中的iPod吧。
世界上绝大部分的MP3播放器是中国制造的,而中国的主要能源就是煤。制造一个MP3播放器要向大气中排放约17磅的二氧化碳。
与iPod一道,从玩具到钢材的成千上万种商品,都是中国的工厂制造出来的,这正在成为气候变化争论中的一个问题。如果零部件是由位于中国的美国公司制造、出口,并被从瑞典斯德哥尔摩到巴西圣保罗的消费者使用,那么中国应该为在生产这些产品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负责吗?
下个月,世界各国领导人将会齐聚印尼巴厘岛,讨论后《京都议定书》的事情,该议定书是应对全球变暖的国际条约,将于2012年到期。像《京都议定书》这样的旧条约是按照国别来看待排放问题的,要求参与国在自己的国境线内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就是说,要产品生产国为气体排放付费。
但是,有些学者、环保主义者以及政策制定者认为,下一个全球气候变化条约应该将一个国家对气体排放的“消费”也考虑进去。他们认为,气体排放的量已经融入到了商品中,这些商品又通过贸易在全球流动。所以,如果美国从中国进口iPod,美国人就应该分担制造这些iPod所产生出来的温室气体的责任。
“随着中国排放量的增加,所有人都将矛头对准中国”,位于伦敦的智库“新经济基金会”的政策主管安德鲁?西蒙斯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的真正责任,是那些欧洲、北美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商品最终消费者。”(雷志华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