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既是全民投资发轫时代,也是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泛滥的时代;既是让人无奈的垄断时代,也都是令人欣慰的经济大发展时代。由于这一时代烙刻在各种历史记载中,使我们得以详尽了解20年代疯狂繁荣之后长期萧条,看到萧条时期罗斯福新政以半国家主义对于垄断阶层的打击,经济结构的急剧转变。
美国整个20年代,被当时的评论家称为“新时代”,乐观主义情绪弥漫。美国劳动生产率增长了50%以上,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接近零的水平,比我国目前的高增长低通胀奇迹尤有过之;在整个2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年年都有预算盈余,以至于联邦债务减少了三分之一,而我国目前3000亿的财政赤字与17万亿的居民存款、中央政府3.9万亿的财政收入显得微不足道;在整个20年代,美国的失业率持续下跌最后降到3.2%的历史最好水平,而我国虽然就业压力巨大,但在上亿农民成为城市居民的史诗中,4%左右的失业率的成就令人印象深刻……
上世纪20年代是国际货币控制权开始转换的时期,从老大的英帝国转移到新兴美利坚。战争使美国成为欧陆债权国,美国政府发行的自由公债在20年代进入兑付期,稳定的收入、兑付的债券与借贷消费文化的兴起,让美国成为消费乐土,同时美国摆脱对欧洲的资本依赖症,进入内需拉动时期。企业市场新产品、新服务层出不穷,收音机、汽车、住房、电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1929年美国的汽车产值占总产值的8%,与1990年代信息产业恰好相同。经济链条通过消费上传,举凡电力、钢铁、通讯,无不进入大发展时期。市场对大企业的需求,以及掌握资金链条的银行家对于垄断利润的觊觎,使大企业成为宠儿,企业并购案随之可见;对资金的需求以及民众的投资需求,使信托、债券、股票等产品供不应求,银行的经纪零售业务、证券批量制造加上资金杠杆推波助澜,形成危险的倒金字塔负债结构。
当下的中国,能源、电力、钢铁、消费、娱乐上市公司,逐一成为热门股票,反映出中国进入消费时代、基础建设时代、重化工业时代、娱乐时代这一事实。这样的时代必然诱发资金需求与投资追捧,市场泡沫几成不可避免。
美中相隔七十年的两个繁荣时代连潜伏的“基因”都相同。美国从19世纪末开始的并购潮形成美国以金融为核心的金融托拉斯主义,代表人物就是在美联储建立之前数次代行央行最后贷款人之职的摩根。摩根1892创办通用电气公司,1901年以卡耐基的公司为基础组建美国钢铁公司,1907年重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1929年重组联合公司垄断美国东北部电力。除了并购之外,一个最重要的办法是金融机构与大工业企业相互持股,构建金融工业帝国大厦,将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推向极致。一战前美国国会召开的普约听证会,摩根、第一国民银行、花旗银行董事在拥有越过220亿美元资产的100多家公司里控制340多个董事席位。这与日本泡沫之前的银行与大公司相互持股,与目前我国实业与金融企业互相持股极其相似。
在垄断方面,中美各擅胜场,我国的特色是行政垄断,以权力之手将资源强行整合交付给中央国企管理,虽然通过资本市场以央企整合等名义行之,但与在摩根手中一样,资本市场成为垄断的工具。那个年代的美国股市内幕消息满天飞,JP摩根以低价向精心挑选的客户出售股票输送利益被视作理所当然,格言是“投资者请谨慎入市”,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在当今中国的劝谕“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大企业本是经济腾飞期的自然产物,掌握资源分配权者无论是银行家还是行政部门,不可能自觉按照法治与市场原则行事。美国虽然在1894年颁布了反垄断的《谢尔曼法》,也曾在1911年强行拆分标准石油公司和美国烟草公司,但总体而言执行不力,本应执行反垄断司法权的法院常常成为提出诉讼的美国政府的反对者,因而成为垄断企业的保护神。无独有偶,我国历尽艰难新近颁布的反垄断法,对于行政垄断有明显的豁免条款。在经济发展初期,执政者对垄断企业容易抱持同情态度。而垄断者为垄断辩护的理由似曾相识,减少恶性竞争,建立合理的收费模式,拥有稳定的收入。
只有等到泡沫终了经济逆转,行政与司法机构才下决心翦除垄断。1933年美国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分离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业务。这虽然不是反托拉斯法,却胜似反托拉斯法,从基座上将金钱托拉斯一分为二。同时通过的《证券法》则要求上市公司登记注册,采用标准的会计方法制作财务报表,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严格监管证券市场。
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溃,直到30年代末经济才略有恢复,错误的财税政策货币政策是经济衰退的罪魁,政府增加税收以减少赤字、美联储减少货币发行量无视过高的实际利率,使美国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相形之下,我国的货币政策一年来在稳定与紧缩之间摇摆,错误而迟疑的货币政策使中小企业与工薪阶层受到打击,对经济降温无济于事。实际上,当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大行其道时,美联储甚至还未建立;中国行政垄断占据经济支配权时,央行的利率政策能对这些垄断企业起到多大的作用?
据说我国的后发优势之一,就是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实现跨越式发展。但愿如此。(叶檀 作者为经济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