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华传统节庆禁忌论
|
|
时间:2009-07-03 |
|
禁忌,也就是忌讳,是指人们对自己某些言行的强行约束以至禁绝。具体说来,即“ 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限制观念和做法的总和”[1]。乌丙安先生指出 :在信仰民俗中,禁忌是国际共有的普遍迷信形式,它的通用名词是“Taboo”或“Tab u”,是从中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语音译的,我国也译作“塔布”。 据考证,在汉语古文献中,禁忌也是具有广泛意义的词汇。在甲骨文、金文中,已出 现其字样,汉人许慎于其《说文解字》中称:禁,吉凶之忌也。
清人段玉裁注云:禁忌双声。 而先秦文献《礼记·曲礼》中更有“入境而问禁”之语。这又说明,禁忌作为一种随 处可见的风俗和牢固的文化通则,在中国同样是古已有之,并且一直为人们所严格遵循 和恪守。中华传统节庆作为一种古老而恒久的文化式样和文化载体,其中也包容蕴涵了许多为人们所熟知习见的禁忌规则和程序。这里,试对此略加揭示和评述。 一、节庆禁忌种种 中华传统节庆虽不拘于一日而分布于四时,但四时节庆中的禁忌内容却都是大同小异 、旨趣归一。归结起来,传统节庆中的禁忌,可以分为如下三类: 1.语言禁忌 俗语说:言为心声。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重要工具,它在节庆活动中同样 是营造节庆气氛、表达内心感受、实现节庆目的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而中华传统节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合家团圆、祈福祭拜的重要喜庆时刻,语言的功能作用也一直深受人 们重视。众多的语言禁忌,即是其表现之一。 照学者们的说法,所谓语言禁忌,即是:一方面表现为对语言灵物的崇拜,另一方面 表现为某些语言在特殊场合下的禁用和代用[2]。 语言灵物崇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符咒,是“运用语言进行巫术活动的产物”。在我国 传统新年中,人们常常“总把新桃换旧符”,用以避邪祛恶,即是语言崇拜存在的极好 证据。至于“某些语言在特殊场合的禁用与代用”的情况,在传统节庆中同样为人们所 习见惯用。如传统年节中,忌说“碎”、“破”、“死”、“扫”、“倒”等不吉利、 不喜庆的用语。倘在年节期间偶遇摔破碗碟的情形,要赶紧说:“岁(碎)岁(碎)平安。 ”除夕的饺子破了肚,要说:“挣了,挣了。”瓶子倒了,要说:“到(倒)了,到(倒) 了”等等。据说,倘在年节中说了不该说的禁忌用语,就会一年倒运。而年少的儿童天性口无遮拦,极为容易犯禁触忌,所以传统年节期间,尤其是除夕夜中,一直有让孩子 少说话的习俗流行[3]。有趣的是,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有关节庆语言禁忌的故事: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书艺超群,年节所书写的对联往往刚贴上门楣,即被别人偷偷揭走。无 奈之下,王羲之就挥笔写下了“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一副尽是忌讳之语的对联。此 举果然奏效,再无人问津了。可第二天一大早,邻居们起床一看,对联已变成“福无双 至今日至,祸不单行昨晚行。”由禁忌语一变而成吉利语了[4]。其实,年节联乃起于 五代以后[5],故这则传说的真实性颇可置疑,但其流行和传布则准确地传达了语言禁忌在传统年节中的根深蒂固。 年节之外,如七夕节,也有葡萄架下听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诉衷肠时的禁语习俗。这时 的语言禁忌倒不是因为怕招致祸患,而是怕影响了牛郎天仙相会的好事。另外,传统节日中还要求年幼者对长者要较平日更加毕恭毕敬、礼貌有加,应当语言较平时更加委婉 柔从,禁止粗鲁、揶榆,也不允许直呼长者的名字,而要用尊称来代替。哈萨克族人在 节庆之际有客人光临,则忌讳彼此当面阿谀奉承,同时也忌讳客人当面夸奖他们的孩子,从而形成独特的语言禁忌民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