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总网 > 行业特色 > 建材行业 > 行业精英 > 授予国家建筑设计大师称号,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世民
推荐资讯
地理特色:中 地理特色:中
(图片取自国家测绘局网站) 中 [更多]
·社会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主
·地理特色:中国国家地理特色
·政治特色:《中国的政党制度
·宗教特色:中国的宗教信仰自
·国庆盛典彰显了魅力四射的中
·两会发出鲜明信号 中国不会
·军报: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我
·中国佛教发展概述
热点资讯
第十届广州厨 第十届广州厨
据悉,CACFair第十届 [更多]
·第九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展览会
·第十届广州厨卫设备、建材及家用
·天裳云锦艺术陶瓷有限公司销售经
·全程揭秘企业定制家具生产制造流
·创新不断,瓷砖自动高速包角包装
·蒙西水泥东、中、西、三路全面称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装备制造业调
·太阳能应用技术研究出成果,光伏
全程服务,名动九州

接受专业咨询,
   展开扬名之旅!

进行品牌包装,
   提升公众形象!

参与特色评选,
   获得权威肯定!

参加权威活动,
   结识权威人士!

进行专业传播,
   美名传扬四海!

载入国家史册,
   丹心光耀未来!

服务热线:010-88204742

Email:tese@xue.me
MSN:tese.me@hotmail.com

授予国家建筑设计大师称号,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世民
时间:2009-08-29  

  陈世民简介

 

  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曾往香港参与创建首家境外设计公司,因对国家建筑设计行业特殊贡献,1994年被授予国家建筑设计大师称号。现任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全国房地产设计联盟CEO、陈世民建筑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面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上种种建筑文化的变异现象,我们需要增强民族的自信和文化的自省。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如何在这个黄金时代整合建筑文化、让中国创造的中国房子能够走向世界、面向未来?

 

  房地产行业已经取得了壮观的物质成果,但和中共中央最近提出的建立创新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距离尚远。在建筑文化领域出现的种种变异现象,造成了房地产开发不顾民情、建筑文化传统面临断裂的严重问题。

 

  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在新的时空和环境下,研讨建筑文化已经超过了学术的范畴,不仅对个人和企业成长有关,更与房地产产业的发展有关,也关系到中国建筑文化的崛起乃至对世界建筑文化应该做出的积极贡献。

 

  反思是总结的前奏,总结是前进的基础。在反思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变异现象、追根寻源的同时,研讨中国建筑文化传统的本质及其发展,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中国建筑文化的三大误区

 

   思之一,中国建筑文化先天不足,后天多难。中国建筑文化在世界建筑体系中有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长期受儒家思想的约束、皇权政治的主宰,中国建筑在世界的影响力很低;加上鸦片战争以来,伴随着强权经济、政治的侵略,薄弱的中国建筑文化传统不断遭受到外国建筑文化的冲击。在不平等的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中,尽管产生过有特色的作品,但先天不足的中国建筑传统文化和国家的命运一样,是多难的、落后的。建国后产生出不少优秀的作品,特别是1959年通过北京兴建十大建筑,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对中国建筑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发扬;但此后对复古主义的批判、受俄罗斯建筑文化的影响、在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多年紧缩和调整建筑标准,以及文革中的“大批判”,都波及到建筑文化的发展。改革开放本来是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大好机遇,但却又受到“欧陆风”的侵袭;严重的“青黄不接”使西方建筑文化填补了我们发展的空间。由此引发出的建筑文化问题不是偶然的,也不是暂时的,而是长远的。

 

  反思之二,对中国建筑文化业内至今定位不清,误区重重。对于中国的建筑文化传统是什么、在今天的城市化进程中究竟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一,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中国这些特殊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只会在现代建筑的楼体上硬搬某种廊子、亭子。误区二,认为中国建筑文化已经过时了。他们承认中国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认为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 ;因此,在是否需要发扬传统的问题上犹豫不定。其实,梁思成先生早就提出,历史上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任何新的文化、包括建筑文化,都离不开历史的沉淀和积累,只是我们怎样去把握和传承的问题。第三,就是体系的对立。有人认为中西文化体系各不相同,要搞现代建筑就不要讲传统,两者不可兼得。这种观念在房地产业界颇有普遍性,在建筑师中间也有很多人是这样看问题的。虽然他们在中国土生土长,但受现代建筑教育多于受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建筑传统的根基很薄,基本上是喜新缺旧,缺乏建筑文化修养。新一代的建筑师认识上的浅薄必然导致一方面迫于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设法去满足政府领导和发展商的意愿,另一方面又要受到“明星”、“大师”的左右,在我们的建筑报刊、书籍、报告中,到处充斥着西方的建筑文化,许多建筑师难免受其影响,随波逐流。

 

  有一位著名的外国的建筑师曾这样说,我在中国的看到的建筑基本只有两种:要么是模仿、要么是彻底的破坏。外国同行都如此深刻地看到中国建筑文化存在的问题,现在,应该是为中国建筑文化传统重新定位、走出重重认识误区的时候了。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在哪?

 

  反思自身,我们缺乏建筑文化的自强意识和保护的政策。21世纪中西建筑文化的交流和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有着本质的不同。我们希望直接借鉴西方现成的发展经验,加快自身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尽管我们意识到WTO打开大门以后,西方建筑文化的“狼”来了,但是,如何应对,如何与“狼”共舞,我们缺少思想上、组织上以及政策上的准备,没有适时提出建设方针和行政指导,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这是造成我们现在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日本早在30年代就开始众多的设计大赛,当时提出的口号是“要有日本特色”。战后复兴时,主管部门和建筑师取得共识,要求新建筑物一定要传承日本的文化。即使科技和材料已经发生变革了,还要通过混凝土体现日本传统建筑的本质特点。80年代,在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他们转为全方位地挖掘传统文化的核心,提升到从空间把握传统文化,通过内部构造的研究,对日本建筑文化做出了积极的传承。至今,日本众多新建筑开发仍在积极寻求保持深厚的日本建筑文化特色。不能不说,在日本现代建筑发展过程中,政策指引和保护措施是其建筑文化得以传承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

 

  中国和日本的历史不同,现代化的进程不同,但如果我们在“狼”来了之前对本土的文化有一种文化自觉的意识、文化自强的精神,一旦西方建筑文化随着外资投入与技术引进进入市场,我们也不会丧失文化的竞争力,不会出现崇洋的攀比,也会在新一轮的建筑开发中让中国建筑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

 

  究竟哪些是中国建筑文化传统?其精髓在哪里?传统中哪些是值得借鉴和发扬的呢?我认为,其中包括:美学原则和建筑形态,崇尚天人合一的精神,注意环境与建筑交融,崇尚自然美和人性文化所演绎的悟性共鸣的园林景观的构成原则。

 

  中国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传统文化并不落后,反而与西方文化的追求很相像。比方说我们许多古城的规划很有文化性和地方性,注意了环境的有效利用,成为了今日的风景名胜。而现在我们一般的城市规划和开发区大多只注意道路的宽阔,缺乏个性化。还有,我们的传统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展示了人与自然共生的美德,这种美德就是现代西方建筑所探讨的生态性和共生论;而现在很多开发项目受政治、经济利益的驱使,忽视了这些美德,在豪华的小区、宏大的会所中,大多都在延续同一个模式,重复同一个思路,违背了因地制宜、因环境而宜的原则。现在流行的造园艺术也大多停留在公园式的建筑上,既没有发掘中国园林的生态平衡措施,也很少塑造人与自然的精神共鸣,造成了园林与文化的断裂。假使我们摆脱崇洋的迷信,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中国建筑文化将有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

 

  意在寻根,志在崛起

 

  当然,我们现在不是主张复古、倒退,也不是针对现有建筑文化的变异现象提倡大家搞义和团式的行为,而是意在寻根,在广采博收的基础上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扬光大,从而启动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积淀民族的自信,提升自己的平台,真正变与“狼”共舞为引“狼”共舞。

 

  创造中国的建筑文化一定要引进西方的建筑文化。他们沉淀出的建筑文化有不少至今还在影响着我们。但西方19世纪、20世纪的文化成就不可能是解决中国今日建筑大潮所遇问题的灵丹妙药,更不可能成为中国新的建筑文化。我们要以传统建筑文化为根,用中西建筑文化激发我们的创新。上海的金贸大厦因为启动了中国传统古塔的神韵而在投标中获胜。最近一批有胆识的开发商开辟了像“观唐”、“九间堂”这样一系列的中式住宅,融合中西文化,创新别墅市场,引领了中国建筑文化的潮流。在北京的长安街上也出现了演绎新的中国建筑文化的楼群。我自己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先后创作过蓝海酒店和中国文化中心等项目,也有一个体会:吸引、引进丰富多彩的外国文化,需要民族化、当地化;同时,继承建筑文化传统,需要结合现代的功能需求和科技发展对其加以现代化;两者不可偏废。

 

  当然,继承和发展中国建筑文化传统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有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不能指望一夜之间就花开遍地,文化的崛起需要有一代代人的努力。另外,创新中国建筑文化,只有建筑师的努力是不够的,特别要有发展商和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如果只有一方面的努力是做不到的。

 

  
打印此文】 【关闭页面】 【推荐此类文章】 【我要推荐给好友】 【返回上页
上一篇:中国材料工业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司国晨
下一篇:创办吉翔达建材环保有限公司,不像老板的老板吕海峰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