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攸县县城只有一条小街,住着二百来户人家,小街的西北面有一条河,就是现在的攸河。河的两岸,街道两旁,栽满了梅树,一到冬季,梅花都开了,非常好看。那时,好多人特别是外地人,喜欢把攸县县城叫做特色“梅城”。这些梅树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这里并没有梅花。有一年,一个姓梅的秀才进京赴任,随身带了一钵梅花经过我们攸县,在西门下搭船过河时,他的仆人不知道怎么搞的,一失手,把梅秀才养着的梅花花钵打烂了。梅秀才见了,很是难过地说:“这么好的梅花,我辛辛苦苦养了很久,今天在这里打破了钵,如果把它丢了,岂不枉费了我的一番苦心!倒不如把它栽在这河边上,如果能活下来,也算我的心血没有白费。”于是,梅秀才就自己动手在河边上挖了个坑,把梅树栽好,又淋上水,才慢慢离去。
哪晓得,这梅树不仅活下来了,而且开了很多花,那花的香气飘得很远很远。当地人看了都感到很稀奇,因为这里以前从没有看到过这种花,都以为这是过路的仙人种下的花。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年复一年,花开花落,种的人越来越多。无论是河边道旁,还是庭园院落,到处是梅树,每年当隆冬腊月,梅花都开放了。
后来,梅秀才从京城下来考察民情,又来到我们攸县,看到这城内城外到处是梅树,他高兴地对周围的人说:“这不就是一座梅花城吗!”于是特色“梅城”这个名字,又一传十,十传百,在当地人民中间传开了。一代传一代,一直传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