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走进株洲文化园
时间:2009-07-11 |
|
|
走进株洲文化园,似乎走进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没有从正门进去,也没有看到真正的正门的样子。只站在那人工瀑布的中间圈上,看一眼正大门,有一种的古朴味道,涌入心头。 流水哗哗地作响。此时此刻,除了水世界的声音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喧闹之声了。静静的水声,静静地在思考着某些与之相关又不相关的问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挥之不去的激动,理之不清的思绪,都在哗哗的水声中瞬间悄然隐去。看着宽阔的湖面,较狭的路又在延伸了。 走在其中,青青的草,蓝蓝的天,加之感化的心,不知不觉自己已经融化在其中了。 朋友因为有事要离开一段时间.一个人徜徉在这一方土地上,一个人坐在小小的过道上。等着朋友,看着风景。突在眼前的棕树,扑面而来的绿,恰似好客的主人,用最热情的拥抱来欢迎我的到来;远处,湖边的公路上,车辆在忙忙碌碌的。偶尔,有一辆或者二三辆停下来。短短的十几秒钟后,又奔走了,留下一声汽笛,一阵轻烟;身后的藤条树,已经将后面的世界隐盖。可看一点,却不能尽其详,让人去想后面将是什么美丽世界;幽幽的绿草在微风下舞动衣裙;水中的鱼儿不时来一个跳龙门的动作,一不下心就跳到了枯枝荷叶上了,金黄的色彩与之融合,天上的白云,太阳与之交相辉映,真的好看,是一种享受。可又一不小心,栽回水中去了。我已经彻底的融化了,犹如天山上的雪花,遇到了海南的太阳。 我靠在石柱上,看着远方的绿树,红花。一时又看不清楚,一种若隐若现,似是而非的美在眼前展现,这种感觉已经超脱物外,恰似人生,清清楚楚的人生,明明白白的人生是痛苦,是残忍的,它失去了自我的欣赏的空间,失去了自我秘密的区域。若隐若现的美,让人想到山外有山,景外有景,人外有人,我不是赤裸的暴露在人前。 高低不平的小石路,由于风起的缘故,被湖水打湿了,可又被炎热的太阳的光烤干。朋友还没有来,我还在看风景。远处的街道依旧忙碌,棕树却开始在风中给他的客人跳起舞来了。天蓝的让人无法想象,偶尔有几朵白云,洒落一束清凉给人间。 听见了脚步声,以为是朋友。其实不是,一个中年的男人,穿着背心,短裤,油油的头发,清叟的脸庞,正朝这边跑来。起落间透着一种朝气和活力,如不是他的额上的皱纹,还真的无法估计他的年龄,想最多只不过是十七八岁的样子。到身边时,他向我笑笑了,一种成熟男人的风采显现脸上。有一种力量叫“征服”的力量,征服了我。我已不管朋友有没有来了。就开始跑起来了。记得好久没有这样了,现在的年轻人似乎缺少活力。此时觉得,年轻的活力,有时候经过一些经受过磨练的人来激发,才能真正的激活。 在道上跑着,风中的斑竹林下的座椅上,一对年轻男女正在有声有色地说着甜言蜜语;不远的小亭里,母亲正在向孩子讲述着动人的童话故事;游船上,一家人正齐心协力地划船;儿童乐园中,爷爷奶奶们正看着自己的小孙子,孙女们玩着各种游戏,不亦悦乎。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美满。这样的画面,两个词:“和谐,温馨”。 当我回到原地时,我遇到了朋友,我们到了一座桥上。看看湖水,看着杨柳,看着斑竹林,看着水中的金鱼,不知为什么,我对朋友说:“真想到西湖断桥去一趟,做一回许仙,当一回白娘娘”,前之杨柳,后至斑竹,流水如泪,一湖水,向人挽别。 文化园到处飘起了歌声,可没看到一处广播的设施。可是,这种声音始终萦绕在耳边。我的好奇心被点然了。想知道这声音从何而来?我坐到一个小小的石作的小熊猫的面前,当我坐在熊猫面前时,我被吓了一跳,广播声音突然大了。我总算知道为什么会到处飘荡着音乐,原来在这些小熊猫,小兔子,小石碓等等的小东西就是文化园的声音的传播者。我不知道在别的地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设计,总之,我觉的能这样做,本身就是一种创意。 也许正由于有这一种创意精神,株洲人才将炎帝,深深地刻进人们的心中。 也许正由于这样的一种创意精神,株洲人才将金子塔的模式,卢浮宫的设计运用到自己的广场建设上来。使这座城市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火车下的城市,而是更具有厚重的文化气息。 当我们快走出去的时候,朋友叫住我,我们看到了在石桥上有唐宋八大家的注释,中国的几千年的文化,它与正大门交相辉映,将这座“花园”装扮得更加古朴自然。园林的设计者,没有忘记中华的渊源文化.而且深知:只有中华渊源流长的文化才能真正的提升这一座“花园”的品位。推而广之,我们是不是会想到株洲人的浓厚的传统文化情愫,对于现代的许多人与地方来说,是不是有一种启示、警醒或者说是鼓动的作用呢。 走出株洲文化园时,脑海中留下了四个词:“古朴、和谐、兼容、创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