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中国审计署发布的2009年第3号审计结果公告中,向社会公布了对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的审计情况。公告在谈到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时指出,部分政策的实施办法不够完善。一些企业在利用本企业中间环节产生的废弃物和再生资源进行生产时,没有充分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
确实,作为高耗能行业,钢铁行业一直以来都把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即使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多数钢铁企业也没有放松对节能减排的投入力度。但是,今年1~4月份,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的吨钢综合能耗为633.39千克标煤,比去年同期有0.58%的上升。虽然这种情况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记者通过对钢铁企业的采访发现,由于部分节能减排项目难以充分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使钢铁企业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资金支持力度与企业诉求仍有差距
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国家对于企业节能环保项目的资金支持,主要是通过国家发改委和环境保护部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方式实现的。当前,钢铁企业大多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改造资金成为企业对节能减排最头痛的一个问题。而钢铁企业则在申请专项资金时遇到了困难。
虽然国家在2009年中央财政计划中安排了300亿元资金用于节能减排支出,其中,约30多亿元用于节能减排专向预算资金,可带动500亿元的资金投入,可带动钢铁行业138亿元的节能减排投资。但这对于目前众多企业加快节能减排项目建设的诉求显然仍有一定的差距。据了解,某钢铁企业2008年建设的一个投资达数亿元的国家级环保项目,通过申请得到的国家发改委和环保部的专项资金加在一起仅有1500万元,不足项目总投资的1成。因此,在当前缺乏足够资金的情况下,企业大多转而选择资金投入相对较小、一年内能收回投资成本的“短平快”项目来做。这就导致某些投资高、成本回收慢,但效果明显的节能减排项目得不到应用。
针对这一问题,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可以将专项资金、银行低息贷款、减免税收的政策综合使用,还可以利用国际间的合作,引入国外的环保支援资金和技术支持,加快国内钢铁企业节能减排项目的建设。
对于资金额度的问题,专家认为需要靠金融手段来发展节能经济,让国家资金通过金融系统起到撬动作用。而企业则希望国家能够适当增加专项资金的额度,或按照占投资额的固定比例下发专项资金,加大对投资较大的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
对此,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小矛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企业获取节能减排资金的渠道不仅限于银行,企业可利用新的运作方式,推进节能减排项目。例如,目前国内出现了一种合同能源管理(EMC)机制,由专门的EMC公司对企业进行节能投资服务管理,客户在见到节能效益后,与EMC公司分享,取得双赢的效果。据了解,目前已经有企业开始应用这一合作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政策支持在实施层面仍需完善
除了资金问题外,政策信息的不对称也是制约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因素。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些企业对国家节能减排方面的政策了解不足,这也导致一些企业在投资开展节能减排项目时缺乏申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意识,同时也导致一些项目在运作上出现“瓶颈”。例如,目前国内一些企业都希望能申请CDM减排项目,通过向发达国家出售减排指标为企业节能减排获取资金。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信息,在项目的申报和认证等环节上出现了较大的困难。这些企业亟须国家相关部门给予技术和信息支持,并在操作层面给予指导。
此外,企业反映在项目申请过程中的手续比较复杂,项目真正申请到手的比较少,特别是国家级的项目,要经过市、省、国家3级筛选,有些企业每年投资建设的环保项目达10几个,真正能申请到专项资金的项目往往只有1个。此外,环保部对于项目申报的要求手续繁、要求高、时间紧。例如某钢铁企业建设的1个烧结脱硫项目申请环保部专项资金,从企业收到通知到提交材料往往只有7~10天的时间,这其中还要包括指定的环评阶段,往往企业进行完环评就已经没有时间了。
最后,很多企业对于节能减排项目的论证还不完善,这也使得一些节能减排项目得不到国家的承认,无法享受到国家的相关补贴和技术支持。对此,程小矛表示,企业在递交申报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完整性,申报项目要与国家政策要求相吻合,这也是申报能够顺利通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企业则希望国家能够成立专门的机构,对项目的论证给予指导。
企业自身工作力度不能减弱
钢铁企业是为生产而用“能”,提高企业二次能源利用效率是企业的永久课题。但是,只有当生产系统达到企业已具备的生产规模时,企业二次能源利用效率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为确保“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企业还应该从自身做起,让生产和节能互为促进。
程小矛表示,在推进节能减排的过程中,企业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我国钢铁的生产规模来讲,企业再靠扩大生产规模来达到降低能耗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加快自身的结构调整和整合好自产的二次能源才是今后一段时间节能降耗的主旋律。钢铁企业时下应主动关停落后的产能设备,确保已建成的大型化、现代化的生产工艺装备的产能达到最佳负荷,为提高企业二次能源利用效率创造有利条件。
其次,钢铁联合企业在铁前系统贯彻“精料”方针仍是降低企业能耗的关键环节,要对高炉的炉料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尽可能提高炉料中的球团比例。
再其次,企业应在满足生产用能需要的前提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产量基本稳定的条件下,减少外购能源,降低铁钢比,使能耗降低。程小矛表示,今后企业的节能重点应放在中低温能源的利用上,目前,国内中低温能源的利用率仅有30%~40%,而发达国家则达到60%。国家把节能减排项目的门槛从10000吨标煤降到5000吨标煤,也是为了推进中低温能源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