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扬州瘦西湖美景引人入胜。
4月13日。瘦西湖畔万花园。细雨蒙蒙,芍药怒放琼花吐芳,瀑布飞溅,亭台边,水中央,大型的露天舞台正在飞快延伸。
几天后,一场以“烟花三月”命名的旅游节将在此隆重开场,扬州城将再次迎来如潮的中外游人。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早已习惯世界投来的目光:
2500年前,当雅典卫城崛起之际,在东方古运河边,扬州正式降生;700多年前,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游历扬州,感慨她的“强盛”;200多年前,拥有50万人的扬州鼎盛一时,入列世界十大都市。
古城扬州的发展凝聚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仅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就先后两次为扬州题词,要求把扬州建设成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名城;要求建设更加富裕文明秀美的新扬州。
建设古城风貌浓郁、人文内涵深厚、生态环境秀美的名城,扬州赢得了世界的肯定。2006年,扬州捧获“联合国人居奖”。漫步扬州,联合国人居署执行主任安娜 蒂贝琼卡感言:“这里到处洋溢着笑脸,洋溢着幸福、舒适。”
这一切,得益于扬州创造性地破解古城保护与发展这一全球性难题,得益于扬州在城市化浪潮中辩证处理变与不变的时代命题。
“古”,不能脱离现代
“新”,不能忘却传统
迈过高高的门槛,走进扬州古城双东街区的长乐客栈,一间间古色古香的客房装饰一新准备迎客。这是扬州古城保护捧出的新成果。
“2500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引以自豪的扬州古城。它是蒙尘的珠宝,拂去灰尘,就会绽放光芒;它是陈年老酒,揭开一点点缝,就会散发浓烈的韵味……”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说,“我们不与人家比高楼、比规模、比洋气,而是比特色、比秀气、比环境、比文气、比内涵。”
“古城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对待古城,我们要怀着对历史的崇敬、对文化的感恩”;“对老城区的改造,我们要谨小慎微,就像给小姑娘开双眼皮”……扬州决策者的口头禅,传递出古城保护的“不变”:古城,就是要古得经典,古得原汁原味。
古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四句话:保护是前提,利用是关键,改造是手段,复兴是目的。
“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扬州编制规划,把“保护”从古城推及周围20多平方公里,点线面结合,保护历史街区的体系、肌理以及生活形态。“我们把古城分为4个历史文化街区、12个片区,规划几乎覆盖了每平方米。”修旧如旧,贯穿于古城保护,扬州人认为“异地重建再好只是建筑,原地保护才是文物。”
置身扬州古城,一座座饱经沧桑、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扑面而来,唐宋元明清的历史气息萦绕身边。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扬州就已对古城内建筑物进行限高,时至今日,在老城内,24.25米高的文昌阁仍是“空间的制高点”,更是“文化的制高点”。而在瘦西湖边,有人曾把20年前的照片与现在同一地点的照片进行比对,天际线上依旧是白塔、碧水、五亭桥、杨柳岸……瘦西湖边,无论在哪建新楼,就得按设计高度放气球,在湖边能看到,这项目就得“低头让路”。对古城天际线的坚守,折射出扬州人对城市文脉的坚守。即便是在新城区,扬州也要求,每幢建筑的高度、风貌、色彩必须与古城保持协调。
古城要古得经典,新区要新得现代。在扬州,“古”与“新”不是机械的对立面,而是浑然交融的有机体。“古”得经典,不能没有现代元素;“新”得现代,不能忘却传统的符号。扬州人认为,古城的复兴,不能脱离现代生活,不能脱离城市功能的转换升级。
为给古城减负,扬州迁出7万多人。保护,不是简单的“人口搬家”,否则,街坊保护得再好,也只是没有生机的空壳。6万多名老扬州留在老城,住着百年老宅,生活配套设施差,他们呼吁丢掉马桶,过上新生活。政府对古城200多条沿街道路逐一整治,铺设供电、电信以及上水、下水管网,改善了古城居住人群的生活质量。
古城保护,变的不只是植入现代生活的元素,还有旅游开发的新思维。除了即将开放的长乐客栈,盐商卢氏宅第如今成了扬州著名的宴客之地,当然,为保护古宅,那里只许做饭,菜肴都在外面做好送进去。
展示城市文化,让人与历史自由对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城不在大,有文则名。”看扬州,第一眼,或许你会惊叹于她的历史,那么,第二眼,你会被她浓浓的书卷气打动。
一座具有美好未来的城市,必然更加珍视自己的历史;一个具有强烈发展意识的地区,必然更加注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积极的文化展示,已被证明是世界名城复兴的共同路径。没有展示,古城保护得再好也失去现实的意义。建设博物馆城,正是扬州展示城市的文化橱窗。
2005年,扬州提出打造博物馆城,最终要建立100个各种博物馆,四年过去,已有30多个博物馆建成开放。在这份清单上,既有综合性的博物馆,也有一长串的特色馆:盆景展示馆、民间收藏展览馆、水环境博物馆、中医博物馆……徜徉博物馆,人们在与历史对话,而行走街头,人们同样能够阅读城市。从名店名宅到历史街巷,乃至古井古木,在扬州老城区,已有300多处文物古迹标牌立碑,向今天的人们“叙述”久远的身世。
扬州古代商业经济的繁荣兴盛,造就了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绿色文化休闲长廊”,展示扬州漆器、玉雕及剪纸、刺绣、乐器、木偶制作等民间工艺;建设“商贸民俗文化街区”,恢复一批“老字号”酒楼、茶肆、旅馆……无论建博物馆,还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人矢志不变的是对城市文化的坚持与自信,而变的是文化传承的手段:政府补贴,市场推动。为解决传统工艺后继无人,2004年后,扬州设立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基金,向工艺大师发放带徒津贴,首批21名大师带徒47人。扬州漆器则面向市场生存发展,融入现代装潢技艺,在全国到处可见“扬州漆器”高档陈列品。目前,扬州已有15个项目入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宜居,城市建设的核心追求
“绿杨城郭是扬州,十里栽花算种田”;“人生只合扬州老”。自古,扬州就是一个生态、宜居的地方。
瘦西湖是扬州城的生态地标,经过几年的恢复建设,景区面积已达11平方公里,是原来瘦西湖的5倍!“瘦西湖是一块上好的玉料,我们要用‘扬州工’的技艺去识玉、琢玉、镶玉,把她做成通灵宝玉。”正如季建业所言,在现代城市,拥有如此规模的生态区,是城市百姓的幸福。
瘦西湖虽经万般雕琢,但始终没丢失其原有“性格”。建设万花园时,曾有人认为瘦西湖太窄,应挖个大湖,可扬州人却坚持了自然的尺度,不去大开湖面,继续保持水道的弯弯潺潺,时放时收,延续瘦西湖清瘦的神韵;也没有大规模引进洋树种,而是大种本土的柳树、银杏、琼花、芍药,保持“袅袅长堤边,青青一树烟”的风貌。
扬州人对生态一贯的守护,不仅体现在瘦西湖一处。
老扬州人过去有个习惯,一早赶到瘦西湖遛鸟、晨练,那里风景好、空气好。可是这两年,瘦西湖畔的人却少了,这是为什么?原来,这几年扬州市投入了近30亿元整治水环境,全城水系连通一体,几十条大小河流死水变活。老百姓说,家门口就有瘦西湖!
“绿”是扬州城市的底色,用“绿杨城郭是扬州”形容今天的扬州,同样一点不为过。扬州人对生态之美的偏爱始终不变,“变”的是更多地用生态之美造福百姓生活。
扬州城市绿化有“绿肺”、“明珠”、“项链”之说。“绿肺”,就是分布于城市四个方位的四块大型森林公园;“明珠”,就是城内200多个精致的“小游园”;“项链”,就是沿河、滨江、环城建起的风光带、生态岸线、通道风光带。正因为绿化体系的完善,扬州人出门三五百米就能见绿赏绿。
一年前,“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徜徉扬州街头,按捺不住心中深情,脱口而出:“扬州就是我终身的恋人!”
“园在城中、城在园中”。扬州不仅为我们贡献了一座精致秀美的城市,而且贡献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宜居,才是城市建设的核心追求。